乡村文旅新探索:广西、陕西等地打造多元化文旅业态与深度体验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乡村独有的山水景观、人文特色等资源融合文旅发展出多元业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乡村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文旅的深度融合,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西靖西
打造边境旅游试验区
广西靖西,G219国道上的一座山水边城,这里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是广西国家边关旅游风景道目的地之一。依托丰富的景观资源及优越的沿边优势,靖西市以创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为契机,推动资源整合发展,加快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01
山水观光业态升级
2024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来到靖西,赛段途经靖西境内三叠岭瀑布、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大峡谷等多个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让世界各地的赛车手、前来观赛的骑行爱好者以及游客称赞不已,大家纷纷表示,激情赛事和秀美风景叠加,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
通灵大峡谷是藏在百色市的“绿野仙踪”,这里奇峰罗列、植被茂盛,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伤痕”。位于景区最深处的通灵大瀑布是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188米高的瀑布突然映入眼帘,直坠而下,让人脑海里瞬间浮现“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图片来源:地质研学)
据了解,靖西以满足游客观光游体验需求为目标,持续发力旅游业态的升级打造。通灵大峡谷和古龙山峡谷群正积极推动整合重组,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新培育的靖西“感集”边关不夜城、靖西·中国—东盟印象商业街、锦绣古镇等也颇受游客欢迎。
在旅游配套方面,靖西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培育一批星级乡村旅游区、农业旅游休闲示范区、农家乐,布局一批高端民宿、野奢酒店等高品质住宿项目,旅游体验感和吸引力大大提升。
02
打造边关旅游“打卡点”
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边境的区位优势给靖西旅游增添了另一番趣味。
龙邦镇护龙村位于中越边境,旁边就是国家一类口岸——龙邦口岸。当前,护龙村正在经历从边贸村到边境旅游村的转变。
在护龙村排干屯,一条800米长的商业街上有20多家越南特产店,销售越南咖啡、干果等商品,很受游客欢迎。据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排干屯商业街营业额达345.44万元,推动村民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图片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护龙村党总支书记麻元波告诉记者,以龙邦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为契机,护龙村推进龙邦口岸旅检楼、国门广场、国门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靖西边关旅游“网红打卡点”。同时,靖西市正在引进东盟印象商业街项目,总投资7.4亿元。护龙村作为项目重点实施村,承接了项目一期投资,计划建设集民宿街、夜市街、集市等于一体的商业街。届时,护龙村将成为中越边境旅游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发展边境游和跨境游是靖西以文旅助推“兴边富民”的主要举措。一方面,靖西市与越南高平省高平市签订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为拓展双方跨境旅游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邀请越南考察团前来考察、踩线,助推旅行社与酒店等建立合作关系。
自2023年12月28日龙邦口岸恢复通关以来,靖西跨境旅游迅速恢复。截至今年8月底,龙邦口岸共接待出入境游客11万余人次。
03
文化润景品质提升
旧州古镇,山水如画、灰墙黛瓦。这里是“中国绣球之乡”,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随处可见绣球元素,家家户户制作绣球、售卖绣球。在旧州绣球一条街上,妇女在家门口制作绣球的场景也成为生动的非遗展示方式,吸引往来游客的目光。
“希望能传承旧州绣球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壮族绣球文化。”旧州绣娘杨桂金在自家门口售卖自制的绣球。她以绣球为元素,设计了耳环、项链、包包等多款产品,生意火爆。浓郁的民族风情让旧州古镇成为“网红打卡地”,旧州村壮乡民俗风情游线路入选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图片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以“旅游+非遗”深度融合为路径,靖西将壮锦、绣球等非遗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各个环节,打造了旧州古镇、锦绣古镇、小城故事、绣球城等一批文旅地标,并把这些景点景区打造成研学、写生、摄影“网红打卡地”,策划推广了一批集山水观光、文化品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精品线路,丰富游客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如今,靖西已经是广西国家边关旅游风景道上的一颗明珠,2023年靖西共接待游客90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7.4%;旅游总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150.8%。
九如山
绿水青山是旅游业的“靠山”
过去20年,一步步紧盯游客需求,九如山从单纯的观光型景区发展成为“瀑布群风景区”“浪漫野奢露营地”“九如山艺文小镇”等多业态融合的度假综合体。
以“九如山艺文小镇”为例,其主打文化艺术体验,有花艺制作、石艺绘画、咖啡烘焙等课程。年轻人从市区来到这里,人均花费不到百元,即可在绿树花丛之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亲手制作一些小玩意,感受浪漫情境。
九如山相关负责人刘征介绍,在社交平台的影响下,游客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很多变化。九如山主打自然山水氛围和沉浸式旅行概念,让生态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游客。
(图片来源:中国旅游协会)
目前,九如山的文化艺术体验场馆已经超过30处。游客入场之后,白天游山玩水、做手工,晚上可以到星空露营地、木屋泳池露营地、森林露营地参加夜场活动。
为扩大风景区知名度,九如山近些年借力数字技术,广泛建设自媒体账号。基于不同兴趣标签和业态特征,推送不同主题的内容,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九如山“停下来、慢下来”。此外,2021年至今,九如山培养出约20人的直播团队,在产品培育的同时形成线上营销优势。
与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对接,让九如山常年保持着网络热度,也让周边的葫芦峪村等村庄踏上了乡村旅游快车。
(图片来源:九如山浪漫野奢度假)
“9家不同主题的度假酒店、30多处文化艺术体验场馆,来一趟能住两天。”西营街道经营超市的陈伟光,如今是九如山的志愿宣传员。
陈伟光说,九如山的红火,给西营街道带来不少客人。街道居民纷纷将闲置的房屋拿出来,办起农家乐、民宿和超市。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乡亲们认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产业是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景区带动周边村庄发展,需要持续探索高效的运营模式。”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邢楠楠认为,九如山基于良好自然生态,通过精巧策划带来客流,不仅让周边村民吃上旅游饭,还在潜移默化中让村民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己的饭碗,是农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
陕西清涧县
“影视+文旅”为乡村染上“斑斓色彩”
清涧是路遥的故乡。2023年《人生之路》热映出圈,带动清涧县当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10万人次,同比增长252.58%。
剧火了、城热了,作为清涧县塬上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全县景点运营的张腾也清醒地看到短板:2023年,全县接待过夜游客人数仅占全部游客的14%,文旅流量尚未转化为消费增量。张腾意识到,引得来游客更要留得住游客。为此,清涧县争取资金,于去年10月建成人生影视城沉浸式夜游项目,同步打造了14个陕北特色窑洞民宿院落。
从“过路游”到“过夜游”,清涧县今年1月至9月接待过夜游客比例突破25%,相较于2022年的6%、2023年的14%,连年上台阶。
(图片来源:榆林文旅)
针对细分客源增加旅游供给。清涧县与延安延川县、甘泉县等地合作开发路遥故里文化体验游旅游线路,促成清华大学路遥精神研学基地落户清涧县。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接待研学游客2.3万人次。
今年8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陈方禹与来自四川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11名学生组成研学团,走进路遥纪念馆、路遥书苑、人生影视城等景点景区。
“经济融入人文,人文浸润经济,人文经济学拓宽发展新路径,使取景地有看头、有赚头。”张腾介绍,人生影视城依托陕北道情、伞头秧歌等14个非遗项目,打造民俗体验活动,延长观众游览时间。2023年12月,人生影视城非遗街区获评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街区。
(图片来源:榆林文旅)
据悉,为了促进电影和城市文旅协同、长远发展,立足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已拓展了电影取景地103家,构建起较为完备的电影创作生产体系和产业生态链服务支撑体系。
“影视作品是很好的宣传推广手段,各地外景地可以通过全国影视服务联盟平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吸引更多游客和电影制作团队的关注,以外景地声誉反哺地方旅游经济。”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会长赵安表示,各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各具特色,是电影创作的灵感源泉,开发和运营好这些资源是影视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外景地运营单位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