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6方面18条措施 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全文)
为促进江苏文旅产业恢复发展,经报江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18条措施,从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文旅市场恢复、优化文旅市场环境6个方面做出具体部署。
江苏省文旅厅相关人士介绍,在文件制定前,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召开旅游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广泛了解掌握文旅企业困难和诉求。经调研分析,一些问题较为突出——
从旅行社来看,面对境内外客户“退改潮”和境外资源方协调难等问题,旅行社既面临退团退款的压力,又面临预(垫)付款不易追索的损失,企业现金流普遍吃紧。
从旅游景区来看,春节前投入的旅游项目、广告宣传、活动准备的成本无法收回,同时又损失大量门票及二次消费收入,还要支付暂停开放运营期间的项目投入、财务成本、人力成本等各种固定成本。
从旅游饭店来看,由于春节及近期各类聚餐、婚宴等订单纷纷取消,客人稀少,旅游星级饭店超过40%处于停业状态,45%处于半停业状态,营业收入严重萎缩,店面租金、人力和存货等成本对经营构成持续压力。
另外,大量自由行游客取消行程,民宿行业也受损严重。
“在此基础上,我厅研究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并根据文旅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普惠性、个性化的扶持政策,希望帮助文旅企业走出困境。”该人士说。
此次18条措施涉及6个方面,“实”是这些措施最大的特点。比如,在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方面,提出汇总集成“政策工具包”;在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方面,提出提前组织开展2020年度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申报等。
根据措施,为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将组织创建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修订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示范点。加快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开设线上“文旅超市”,运用手机APP等方式整合文旅产品、优化服务环境。
在助力文旅市场恢复方面,征集、发布、推介疫后江苏30条旅游精品线路和10条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推介10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入境旅游精品线路。办好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提前举办第11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牵头举办“同游长三角·阳光新感受”活动等。
据悉,为加强政策落地,江苏省文旅厅要求各设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落实细则,把18条政策措施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条条实在可操作。” 南京大华国旅总经理黄义纯表示,这18条措施将在前期解决阶段性援企稳岗、金融支持、防疫指导等方面的基础上,明确行业走向,推动企业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转型路径,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千方百计降低疫情影响,经报省政府同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文旅市场恢复、优化文旅市场环境6个方面,出台18条具体举措,进一步促进全省文旅产业恢复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18条举措详情:
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
1.抓好文旅专项扶持政策落实。推动对旅行社企业、重点旅游企业项目、绿色网吧企业等支持政策尽快落地,缓解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经营困难。
2.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认真梳理国家和省出台涉及文旅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租金、用工等普惠性支持政策,汇总集成“政策工具包”,采取多种形式推送给文旅企业,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从中得益受惠。
引导和推动文旅项目建设
3.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提前组织开展2020年度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对文旅融合类、新业态示范类、产业平台建设类、创新与转型升级类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4.推动政银企合作。遴选发布全省文化和旅游年度重点项目,协调开展银行和企业对接活动,适时组织有融资需求、合作意向的文旅项目集中签约。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文旅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
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
5.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打造区域性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推进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夜间演艺精品,推出一批常态化、特色化、多元化夜间消费项目和产品。
6.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顺应疫后人们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推出一批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以及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线路和沉浸式体验型文旅产品。鼓励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单位策划推出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引导和推动文旅企业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化、时尚化、生活化旅游文创产品。
7.培育发展文旅消费新模式。推动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文旅消费,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推广移动支付方式,引导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运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支付便捷度。
8.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结合重大文化、文艺活动,增加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对文艺院团和剧院给予相应经费支持。鼓励各地将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会议会展、培训、内外宾接待等公务活动,在规定的支出定额内委托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文化传媒等企业承办。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9.加强文旅融合载体建设。组织创建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研究修订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引导和推动园区业态创新、功能拓展、提质增效。鼓励各地开发旅游演艺项目,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小剧场,推出一批微型精品演艺产品,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延伸文旅产业链。推动非遗项目进景区,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示范点。
10.打造数字文旅产业。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数字科技与旅游产品、文化娱乐等业态融合,着力发展智慧旅游、数字文化。加快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开设线上“文旅超市”,运用手机APP等方式整合文旅产品、优化服务环境。鼓励通过新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组织推出更多线上展览展示展演项目,激发人们线下体验意愿。
助力文旅市场恢复
11.加强“水韵江苏”品牌市场推广。启用“水韵江苏”新标识,加快“水韵江苏”旅游宣传片拍摄,创新《游遍江苏》《传承人》等电视栏目表现内容及传播方式,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在家看天下”栏目,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江苏文旅形象和资源产品。
12.策划推介文旅精品线路。征集、发布、推介疫后江苏30条旅游精品线路和10条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影响力,开展“看百戏·游江苏”主题线路宣传推介。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媒体、航空传媒和在线旅行商合作,重点推介10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入境旅游精品线路。
13.放大会展平台推广效应。办好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组织更多文旅企事业单位参与,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展会影响力。支持举办苏州创博会、无锡文博会、南京融交会等,推介我省优质文旅资源、产品和服务。
14.大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创新举办“江苏人游江苏”活动,适时举办江苏文旅消费季活动,提前举办第11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推动省内城际游市场加快复苏。协同推进长三角文旅合作,牵头举办“同游长三角·阳光新感受”活动,促进客源互送,扩大区域旅游市场。开展“水韵江苏”省际推广行动,提振我省国内远程客源市场。
15.逐步恢复入境旅游市场。充分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以及我省境外旅游推广中心,加强“水韵江苏”对外及港澳台推广,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江苏旅游。组织文旅企事业单位参加境外旅游展会和推广活动,并给予相应补贴。鼓励支持省内旅行社企业提高自主外联能力,加强境外客源招徕,对成效显著的予以一定奖励。
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16.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深化不见面审批,推进一网通办,对申请变更、延续事项一律按即办件办理,做到“马上办”。贴近企业需求,压缩专家论证和审批办结时间,实现“158”改革由文化市场到文物和旅游许可事项全覆盖。推行告知承诺制,扩大容缺受理范围,常态化提供午间服务、延时服务、延伸服务,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
17.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完善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行业标准规范。加强文旅市场监管,落实市场主体“红黑名单”制度,建立企业诚信评价体系。运用“上云增智”创新文旅市场监管,强化执法监督、明查暗访和交叉执法检查,依法打击无证经营、不合理低价游和网络文化市场违法行为。
18.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研判,全面排查文旅行业安全风险隐患,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旅游包车、高风险旅游项目、文化和旅游场所客流超载等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八大整治行动”,确保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