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沉浸式展览 Immersive Exhibition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2-05-19 17:07
GeeksArt

在这个科技与自然共生的时代,科技已经成为艺术家熟用的创作媒介;而后虚拟现实技术(VR)的面世与应用,进一步实现了观众与作品间的直接交流,营造出空前的沉浸式体验。

本我,2021

“沉浸式”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下感受愉悦和满足,放下真实世界的困扰和疑虑。“沉浸式体验”的最终表现是:当在参与相关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主观的时间感知发生改变。




深空,2019

基于以上两点,沉浸式展览通过技术手段的多元应用,为观众带来更直观的视觉呈现、超现实的光影效果及丰富有趣的互动体验型展览,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梦中。


20世纪之前,“沉浸式”的体验设计就已经出现在东西方的古典艺术中,其中以建筑最为显著,而后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的媒介中。

北京天坛墙面光滑整齐、弧度规则,人站在回音壁前发出的声音可以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延绵悠长,好像在与上天对话,有天人感应般的神秘气氛。

意大利雕塑《圣特雷萨的狂喜》被安放在祭坛上,光线透过天窗,经过金属条反射,光线映照下的特雷萨雕像亦真亦幻,仿佛乘着祥云缓缓升入天堂。

1905年开始到1930年代的一段实验电影时期,根据汤姆·冈宁对早期电影、观众和先锋派的研究,主宰早期电影的并不是“叙事”冲动,而是向观众展示的视觉奇观。

这些早期的非剧情电影通过运动的镜头、抽象概念、光色、音乐和万花筒般的空间塑造了一种“景观美学”。同时,伴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而诞生的电在萌芽期便涌现了大量的创新技术和多元创意。

在现代工业化程度最接近美国的德国,艺术家们受到包豪斯和新的工业化环境影响,包豪斯艺术家们通过颜色、光线和流动的建筑结构等对戏剧空间有了全新的诠释,他们为全方位环绕的沉浸式的投影空间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崛起与成熟,其制作和叙述模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全新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和呈现中的运用,这一局面渐渐有所改观。

21世纪的新一代艺术家以与20世纪彻底决裂的新途径,重新获得创作能量,一个实验性电影的新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正如著名影评人吉姆·霍伯曼所说:“技巧和现实正互为变体,展现一些新生代艺术家中,3-D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感觉即真实》,2010

马岩松&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而中国最早的沉浸式展览是2010年的《感觉即真实》,是由中国马岩松建筑师与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艺术家共创的。展览制造了一个虚幻的光谱空间,参展者仿佛置身于迷幻世界,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界限。

2.《雨屋》,2015

弗洛里安·奥特克拉斯&汉内斯·科赫

2015年《雨屋》亮相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一时间,沉浸式展览给中国大陆带来巨大的轰动,为期四个月的展览就吸引了多达20万名观众的参与。《雨屋》在大型艺术装置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2016

teamlab

2016年日本的teamlab团队也在中国展出了其代表作《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沉浸”不能停留在表面的体验,而应具备深度的思考。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GEEKSART新媒体艺术团队集合了艺术家、创意人、策展人、设计师、动画师、编程师、工程师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化人才,专注展览策划、开发与运营, 以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视角,融合艺术与科技,结合行为分析及创意编程。
+关注
已关注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