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电子陈海英:LED已进入微利时代
2012年国内LED产业虽然经历了风雨,但发展依然是主轴,政策利好消息为产业发展带来“正能量”。在产业环节上,已形成“芯片-封装-应用-设备-材料-测试”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近日,记者与LED照明器件解决方案商晶科电子就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晶科电子的未来规划等进行了交流。
记者:广东是国内最大的LED封装基地和应用产品开发生产基地之一。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晶科电子如何解读目前国内LED封装环节的现状?
陈海英:LED封装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它独立存在但又不能将它孤立出来。无论是做芯片、封装还是应用的厂商都需要以终端客户为重点,一起理解客户的学期,相互配合。随着产业的发展,目前单独做封装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少,大多数企业都通过整合资源向下游灯具发展,传统LED产业格局也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打破,这也是由LED本身特性所决定的。当然也有公司是整合资源往上游发展的,比如我们晶科电子,我们研发出芯片级光源,这个芯片级光源是在LED芯片制成工艺中,通过新型晶片级工艺,完成一部分传统封装工艺或者节省传统封装工艺环节,使LED最终封装体积缩小,性能更加稳定。对于倒装工艺来说,芯片级光源可以避免使用传统固晶、焊线工艺,实现无金线发展,在可靠性和大电流冲击下,性能表现更佳。
记者:年后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到2015年中国LED照明产值达4500亿元,面对如此诱人的LED市场,晶科电子又有什么样的市场策略?
陈海英:大家都清楚这个照明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受国家政策的推动,2012年全国各地陆续刮起节能改造风暴,2013年更是一个爆发年。晶科电子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一份子,我们将更好的配合客户,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跟与客户做深入交流和探讨。
记者:同时,《规划》将产值5000亿下调至4500亿,到2015年形成10-15家龙头企业,这凸显国家政策调控也越趋理性化,行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大环境,晶科电子的生存之道又是什么?
陈海英:这个政策的变化其实是在我们预料当中的,我们也早有准备来迎接新的挑战。第一,搭建新的技术平台。随着市场的变化,客户会有新的产品和技术需求,这就需要一个基础的平台去沉淀技术、开发新的产品。第二,开发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帮助下游客户提高产品性价比,打造更强的企业竞争力。第三,就是在产能上和研发生产人员配置上,面对这么大量的爆发,我们也有能力去应对。第四,再公司战略上,我们非常注重跟国内领先的灯具制造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我们有这个实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ED研发制造基地。随着技术的提升,国外品牌的产品在性价比上并不一定能够比得过我们的产品。
记者:陈博也说到这个下游市场非常巨大,晶科也与国内领先的灯具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那晶科有没有切入到下游照明领域的计划?
陈海英:虽然我说封装在这个产业链的格局有被打破,而且随着LED标准化的来临,LED照明企业的生产制造工艺将会更通用化,但能起规模的、能把渠道做好的还是传统照明企业。据我了解,灯具都是通过灯饰卖场、五金等渠道进入市场。这对于传统照明企业来说在渠道上是有优势的。谈到我们晶科是否介入下游照明,我们会把我们擅长的技术和产品做好,术业有专攻,灯具的设计、渠道和品牌建立都不是我们所擅长的,还是交给灯具厂商去做。
记者:高品质、低成本一直是LED的发展方向。目前,节能环保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LED作为新一代绿色照明产品,请问您是否认为LED已具备大面积推广的实力?2013年LED照明产品的价格预计有多大的下降空间?
陈海英:今年一开年我们谈了几个单子,客户对LED产品性能已经非常满意,但因为这个价格原因而夭折。LED产品从性能上来讲,对比节能灯光效已经高很多了,白炽灯就不用比了。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LED照明产品时,他们更关心的是初期投入价格,而忽略掉了后期所节省的电费,所以消费者感觉LED价格压力比较大。但对于项目使用的话,LED照明产品的性价比就非常突出,以目前的价格已经比国外品牌的节能灯更便宜了,总体照明成本已非常有优势。对于今年的价格下降幅度,这个比较难预估。从2010年到2012年,LED的整体下降幅度已经非常大了。从我们做芯片的角度讲来看,LED已进入微利时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