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产业赋能农文旅新发展,探索文旅新场景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休闲田园+康养度假+文化旅游”模式,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原来以观光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市场逐渐向以度假居住为核心,结合观光、休闲、体验、养生的度假市场转变,种种方面来看,旅游与健康都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两者的结合发展,为“田园+康养+文旅”的农康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康养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趋势
01
康养产业发展背景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养老需求大,老龄化城乡倒置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突出,随着我国人口深度养老化,基数大、增长快、结构分化,以及2020年50后婴儿潮群体步入养老刚需,我国健康养老产业进程进一步加快。
02
国家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印发了《生态扶贫工作方案》,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与田园、康养、文化、旅游、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体验、生态科考、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等,在贫困地区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50处精品森林旅游地、20条精品森林旅游线路、30个森林特色小镇、10处全国森林体验和各地多个森林养生、田园养生、文旅养生试点基地等。
同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定下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的目标,康养产业由此迎来发展新契机。
03
康养产业的现状及未来预测
目前,各国正在努力打造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的健康养生休闲产业也迅速增长,健康养生旅游业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健康养生度假旅游的发展顺应了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蕴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预测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老年产业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产业远景可期,将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
04
需求多样化与供给多样化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政策环境多维融合、健康需求重燃的背景下,康养旅游的受众、要素、产品组合、市场主体正在逐步迭代。
考虑到健康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和规范发展,作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必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包括监管在内的金融支持和市场缺失要素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康养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一方面,健康旅游的业态将更加多样化,以中医养生旅游、温泉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健康体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态将受到银发一代的青睐,更多新产品和新服务将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健康旅游将更加注重体验式体验,为老龄化设计的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更加成熟。
“康养+农文旅”案例分析
康养产业的发展,与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也紧密相关。
康养项目往往以“健康、自然、养生、修身养性”为主题,而拥有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的乡村则与康养产业结合,可以成为一种长久发展的文旅模式,可见农文旅产业的发展与康养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下面来看看目前农康旅融合发展的一些项目案例。
湖北花坪镇:
沉浸式体验绿色环境的生态康养
文旅产业是花坪当地的特色名片产业。
这些年,花坪镇打造避暑经济,并由避暑经济向康养经济转型,招商兴康养小镇建设,做出成功探索,先后摘得“湖北旅游名镇”“小西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镇”金字招牌,确立“康养金地·仙居花坪”定位,在全速推进康养小镇建设中,做亮特色风貌、做优管理服务,全面推动农旅、文旅、体旅、康养深度融合,获得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等称号。
花坪镇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加力提速提质,明确“康养金地·仙居花坪”定位,全速推进康养小镇建设,强化功能配套,做亮特色风貌,做优管理服务,全面推动农旅、文旅、体旅、康养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当地丰盈的硒元素特色,东楚·花坪云溪文旅康养综合体正是森林康养招商落地的典型代表,也是花坪镇生态与康养有机融合的成就之一。
花坪镇近年来注重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并尝试将生态农业同旅游业结合,进一步提升花坪镇的地理名气与游客流传度。近年来,花坪镇先后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湖北"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乡(镇)等名单。
云南昌宁:
“乡村旅居”融入当地生活
昌宁有“千年茶乡、田园城市”的美誉,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盛赞昌宁。
近年来,昌宁围绕“一山一江一叶一泉一城”等优势资源,打好“千年茶乡”“田园城市”两张牌,促进“旅游+”等业态模式发展。
“乡村旅居”就是要把茶山的生活形成文旅产品推荐给游客,让游客来到昌宁,居住在村寨中,实际体验茶山的生活,享受自然风光,体验农业生产,了解民俗文化,与村民建立有人情味的情感联系,真切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通过“乡村旅居”模式的运用,让游客融入本地的生活节奏中,实实在在感受当地的烟火气息,游客可以获得身心的放松。游客不断增多,昌宁旅游也将“借势出圈”,吸引更多力量聚焦茶乡。
昌宁将推动“旅游+民俗”“旅游+亲子”“旅游+影视”“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多行业多领域融合发展。
乡村旅居的核心是让人住下来,游客到茶园观光、在茶叶工厂参与制茶、购买文创产品等环节,是产业链的整合与融合的过程。一二三产融合,能整合乡村闲置的房屋、资金,吸纳人才返乡创业;配套运营项目的建立,也会刺激新型乡村经济产业和形式出现,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文山:
在如画绿洲中疗愈身心
“北人参,南三七”,三七又被誉为“南国神草”,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即是其原产地、主产地。“三七之都”文山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等特色产品业态,拥抱康养新“蓝海”。
在文山市,苗乡三七科技园占地500余亩,是云南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云南省级现代化农业庄园,园区环湖而建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全州已陆续打造以三七资源为基础的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和三七文化园等康养旅游景区,以石斛资源为支撑的广南六郎城仙草秘境,以重楼、金线莲、青藤香、接骨丹等珍稀中药材体验为主题的老山药王谷生态旅游区。
还形成了药食同源的药膳文化,创造发展出三七气锅鸡、三七花蒸蛋、三七酒、石斛宴、菊花鸭等食疗佳肴,把健康养生融入一日三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