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互动新玩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进沉浸式互动影像中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颖、富含高科技的沉浸式营造手段让人们拥有了更好的精神享受。沉浸式互动影像作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时代产物,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多感官体验,解决了以往平面化、低互动的传统文化传播和表现方式,使其重新拥有了当代吸引力。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为沉浸式互动影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题材与艺术创造灵感。同时,二者结合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意义。本文从沉浸式互动影像的概览出发,分析总结其特征,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在沉浸式互动影像中运用的创意营造方法,以期为二者结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沉浸式互动影像概览
(一)沉浸式互动影像概念
沉浸式互动影像是以沉浸理论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影像艺术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科技中的数字影像与交互技术,实现多种感觉器官沉浸的一种艺术形式。沉浸式互动影像由沉浸技术与体感交互技术两部分构成,二者具有不同的技术类型,因此它们的结合能够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一种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VR头盔、VR眼镜等头戴式沉浸系统与手持设备结合,让观众通过控制手持设备在虚拟环境中获得与现实相似的体验感;另一种是通过数字技术在现实空间搭建沉浸式互动影像的艺术场景,并与Kinect体感器结合, 使观众宛如进入一个梦幻空间,并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深化了现实空间的沉浸式体验感。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还包括沉浸式戏剧、沉浸式音乐会等。
(二)沉浸式互动影像特征
1.交互性
沉浸式互动影像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在艺术展览中,沉浸式互动影像可以实现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跨时空对话,观众通过与作品互动,转变以往传统艺术展览中被动欣赏的体验模式,从而丰富了审美体验。观众置身体验情景中,Kinect体感器通过捕捉观众的肢体动作,转化为红外线信号输入计算机,从而实现交互。
2.自然性
观众置身沉浸式互动影像中,成为信息传达的主体,借助交互设备实现人机交互。这种交互方式使信息通过人本身的感知行为在人与计算机之间不断地传达与反馈,符合人的普遍认知模式,自然的互动方式也更符合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因此,通过沉浸式互动影像捕获人体信息的方式,易于观众接受和配合。
3.沉浸性
沉浸式互动影像会触发观众的情感,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通感,借助感性经验上升到精神层面,通过艺术性、探索性的交互行为,获得感官与认知双重体验,沉浸感较强。沉浸式互动影像使参与者跳脱了惯性思维,在赞叹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会思考虚幻与现实的区别,并陷入感官与思维的双重沉浸。
4.叙事性
沉浸式互动影像展览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将故事情节讲述给观众,使其领会作者的设计理念。当下,沉浸式互动影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愈加流行,常打造多条故事线,运用非线性叙事方式, 让观众参与其中,共同演绎作品。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和强烈的代入感,使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被故事情节所打动。
5.角色化
观众置身于沉浸式互动影像中能够重拾自我,重新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感。展览通过强烈的叙事性以及与观众之间的自然互动,使其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从而获得一个探寻内心深处的机会。
二、 沉浸式互动影像焕活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营造方法
(一)艺术形式再现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硕的艺术形式,“在技术发展尚未成熟的时候,艺术往往是人们借以构建审美和想象的手段,他们将审美和想象力灌注在优美的绘画和诗意的语言中,企图逃离‘实在’的生活而沉浸于美好幻象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沉浸式互动影像创作时,可以通过艺术形式的再现,赋予传统艺术鲜活的生命力。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对原有的文化样貌进行大量改造,而是通过影像、动画、交互等技术的处理,使传统艺术活起来,变得真实可感。
例如,奇点艺术科技与观唐文化联合制作的《千里江山图》沉浸式互动影像展,该画卷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仅有的一幅传世之作,内容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展览对画作的笔触、水墨和色彩加以点线面的重组,将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让人领略大好河山的雄伟壮观。
观众通过肢体动作与作品交互,系统可捕捉参与者每一个动态。当观众用手触摸屏幕时,一排飞翔的仙鹤随之出现在画面中。沉浸在这个数字化空间中,仿佛进入了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创作团队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再现了这幅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登峰造极之作,将画卷所承载的文明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理想用沉浸式互动影像的方式展现。
(二)文化元素重构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式包罗万象,且意蕴深远,具有极强的符号性特征,它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凝聚。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沉浸式互动影像创作时,可以对传统元素进行提取和重构, 充分考虑各种元素之间的联系,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表现传统风格特点的同时,又符合大众的现代审美感,扬两者之长,避各自之短,呈现最佳的视觉艺术形态”,以此打造出统一和谐、富有美感的画面。
例如,浙江音乐学院举办的《幻听时空》沉浸式音乐会,在影像和声音部分的创作中,主创提取并重构了各种传统元素,为观众呈现了多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艺,达到了声音与画面联动的视听联觉效果。
其中,黄晓东的作品《寄》,创作灵感来源于苏轼《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一诗的诗意。该作品提取、重构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书法、水墨、油伞等视觉元素以及古乐等听觉元素,组合成一幅沉浸感极强、富有诗意的影像画面。艺术家通过对传统乐器古筝、二胡的演奏,将声音源转化成数据信息,再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技术处理,从而实现对影像内容的互动控制。随着乐曲的演奏,画面中的书法仿佛被写出来一样,让观众沉浸在音乐与动画互动的视听体验中。这场演出体现了创作者对古诗诗意的现代化理解与表达,通过沉浸式互动影像的方式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构,艺术表现力极佳。
(三)精神创新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沉浸式互动影像的创作中, 可以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以表达,以此提升创作的艺术价值。
例如,我国台湾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的作品《愉跃Delight Spring》,这件作品用光与影交织出浓厚的人文气息。“鲤鱼跃龙门”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据说如果鲤鱼跃上龙门, 就可以幻化为龙,达到理想的境地,以此比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实现自我理想。
当观众进入作品中,走过的脚步会在地面投影中留下阵阵涟漪的效果。作品的正中间是一条影像生成的虚拟瀑布,瀑布中有鲤鱼的形象,会随着观众的身体动作变化而产生互动效果(图3)。在真实的空间中构建出唯美、虚幻的水墨山水画卷, 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被模糊,呈现出像山又不是山、像水又不是水的幻象。创作者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现场观众的动作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转化,在计算机中做实时运算,所以作品中虚拟瀑布的流动、鲤鱼的动作都和观众的行为、计算机的运算相关。展览过程中观众停留在虚拟瀑布的正面,鲤鱼就会奋力向上游;观众从虚拟瀑布前走开后,其中的鲤鱼也就失去动力滑落到底下,由此,参与互动的观众也成为了表演者。艺术家通过沉浸式互动影像的方式,将“鲤鱼跃龙门”这一典故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表达。
(四)文化交融互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愈加频繁和深入,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但是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产物,各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间有着共通性,它们相互借鉴、彼此融合,形成一种博采众长的新型文化,这必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在沉浸式互动影像的创作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典文化相融合,搭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
例如,意大利TPO剧团制作的沉浸式互动影像儿童剧《稚子行·熊猫的家》,通过灯光、影像、舞蹈、互动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体验。该剧讲述了在旅行过程中的两位旅行者, 途经佛罗伦萨时遇到了中国的大熊猫,便跟随它的脚步来到中国的故事。这场演出将中国传统文化经由两个意大利旅行者的视角进行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也得以充分展现。
在大熊猫的引领下,两位舞蹈演员带领孩子们与光影、音乐共舞,互动影像部分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竹子、汉字、山水等元素的变化让孩子们领略到中国之美。演出中也表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的概念,使人体会到世间万物的形成与联系。台下观众也可以走上舞台,与演员共同参与这场沉浸式的表演。这是一次特殊的舞台体验,语言不再是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阻碍。沉浸式的演出通过视觉影像、音乐、舞蹈表演以及观众的互动参与,将东西方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发展,流传至今的是其最为精华的内容,用沉浸式互动影像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现,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将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进行融合,能够丰富沉浸式互动影像的艺术内涵、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路径。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采用艺术形式再现、文化元素重构、精神创新表达、文化交融互鉴等四种创意营造方法。在科技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今天,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