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自己办公的园区,似乎脱离了所属的区位性格,思绪不由自主驰骋到了世界的某个角落,比如芝加哥、丹麦、新加坡。这种独特感受的环境创造,我们不妨称之为抽象的格调。格调的形成显然与人有关系,开发商的黄总是个见多识广的文人,自己也运营美术馆,并引进前卫的艺术,包括电影等,视野广阔。建筑师徐磊先生对材料的敏感度和应用也是叹为观止,在曾经的项目上就已经领教过。把砖的、水泥的、混凝土的、金属板的、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结果是那么理所当然是需要功力的。
园区位于上地的科技产业园区内,功能以办公为主,占地约有七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36万平方米之多。如此规模,就是一个街区了,按栋数计也有15栋之多。楼体设计如果排着队的摆,是严肃的通常做法;如果错落着来,会丰富了街区;如果再增加围合,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院落。上地·元中心,设计师组合了几方面的选择,加之艺术元素的介入,显然建筑群是个有格调的有艺术氛围的存在,当你实际进入园区就会有那种地域的错位感恍惚出现。
夜晚的光环境怎么办?我想到了三种光:溢出的光,连接的光,洒下的光。
溢出的光首先来自室内办公空间。去过北京上地科技园区的人都知道,夜晚灯火通明是常态,比如旁边的小米,还有腾讯等。这光是使用的光,犹如科技精神,向外散出,在院子里、在街道上、在多栋组合的楼体间隙中、光线溢了出来。其中夹缝中的光,又起到分割建筑体量,促进街区化的作用,向外部传递信息。我们在山墙上装了投光灯,强化了溢出光的存在,正所谓借势,这种照明方式效率是最高的。
作为溢出光的拓展就是连接的光。连接的光在底层、在檐下、在交通空间,这些光与室内对接,向景观延伸。照明手法主要利用檐口下照,强调特色红墙、入口等,然后延伸至上下楼梯。连接的光也是街区引导的光,在那些景观休闲的广场,布光有意识稀疏,引导光有意识减弱而放松。
建筑立面上要有光,牵涉到材料的表现、体量的认知、空间的渗透。表面的光过了就是浓妆,与环境性格不符,就像人上街打扮一样,略施淡妆,是对城市客厅里其他成员的尊重,浓妆艳抹,角色就变了,像参加临时的特殊节日一样。投光的照明方式在转角处与内外立面上都有,只是皆为淡妆。园区内的功能照明,也只是利用了投光灯杆增加一只下照的灯和草坪灯。徐磊先生在立面设计上采用有折面的金属板,折向不同,光不同,阳光下有金属光泽,特别丰富,很有创意。夜晚试验了灯光的照射方式,从下向上照,金属反射,飞到天空,没有效果。从上向下照,有效果,设备就露出来了。好在与建筑师与业主商量,他们觉得真实的需求设备,作为建筑构件,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支持意见很重要,见光见灯。于是大着脸加码做成了摇头灯,模拟太阳的位移,做了可移动的光束。从实际效果看,还是挺激动人心的,波光粼粼的,展现着街区的热情,与繁忙的人群交织在一起成为夜的场景,我们把这个摆动的光称为洒下的光。
街区对角处在规划上插入了如雕塑般的小建筑,成为入口的特色。有色彩,有造型,亮起来,就是焦点了。在景观中也有真正的艺术雕塑,不争宠不张扬却另有味道,也与其他园区的铁栏杆大门在感受上划了界线,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文化的园区。这文化,不是具象实指,也不是无聊堆砌,整体是和谐的。
采访过软件工作者,其一说:我们的工作强度很大,加班很晚,所以希望环境是放松的,安静的。其二说:我们一天编程下来眼睛很累,甚至专门佩戴蓝光保护眼镜,因此希望环境是松弛的,弱化的。因此该项目选择了适度的光、漫溢的光、局部加入趣味之光,整体来说是很松弛的光贯穿了整个园区。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关村移动智能服务创新园(上地·元中心)照明设计
委托业主:北京首农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建筑师:徐磊、弓蒙
照明设计: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心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许东亮,张国强、张敏芳、袁莉、夏卉、王善鑫、袁野、杨盛洲、郑菁菁、吴灏宸等
项目施工:北京爱尔益地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摄影:楼洪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