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激发小镇文旅活力,乌镇是怎么做到的?
一直以来,戏剧都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戏剧在彰显地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以戏剧文化助推地方文旅产业,在实践中发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但能推动戏剧艺术的自我更新,还有利于实现戏剧与文旅的融合共生。
近日,乌镇戏剧节开幕,也是乌镇第十次举办戏剧节的盛会,在乌镇的文旅发展中,“戏剧”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助推力。
打造独特的戏剧文化场景
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依水而居,以河成街,连桥成路,水镇一体,完整保留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古镇的特质与风貌。
古石桥、宏源泰染坊、文昌阁、茅盾故居、昭明书院、修真观戏台、汇源当铺等建筑保存完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生相息,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整体美。
壹
室内场景
在乌镇既有国内著名建筑设计师姚仁喜主持设计的乌镇大剧院,也有互联网中心里现代化的多功能中小型剧场,还有将院落、古戏台、画廊改建而成的古典小剧场,它们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剧场群。
乌镇大剧院是乌镇政府专门为戏剧节所打造的现代化的专业剧场,是乌镇的主体建筑之一,其设计结合了中国南北方文化的特点,并蒂莲的外观使剧场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形态。
沈家戏园是乌镇剧场中一座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园,相传它是梁昭明太子的老师尚书令沈约的后裔建造的。戏园坐北朝南,园中设有亭台楼阁、天井、门楼、隔间,极具古典文雅之韵。
在乌镇,像这样传承中国古典建筑特征的室内剧场还有国乐剧场、秀水廊剧园、蚌湾剧场等,它们虽秉承一脉,又各具特色,使观众犹如置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中,欣赏着当今较前沿的中外戏剧作品,产生一种别样的观剧体验。
贰
室外场景
在戏剧节期间,整个小镇都是戏剧的舞台,室外有大大小小的演出空间。
在小镇的西南部,有一处由甲鱼塘改建的“水剧场”,舞台建在池塘中央,四面环水。舞台后面是乌镇的古建筑群,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白莲古塔、绿树石桥等景色,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舞台背景融为一体。
小镇各处都是戏剧的舞台,有时在著名建筑昭明书院的院落内,有时在国乐剧场侧面的露天广场,有时在小镇的街头巷尾、银杏树下、船坞旁、小桥边……它们组成了独特的表演空间群体,各色的戏剧艺术在这里汇聚、交融、共生,使乌镇成为了戏剧天堂。
很多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场所,分别设置了讲堂、室内剧场、室外舞台等多样的戏剧活动场所,将戏剧的种种元素融进了小镇的桥头巷末,拓展了小镇的文化内涵,将戏剧文化深深嵌进小镇的文化生活之中。
戏剧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相融共生
至今已举办十届的乌镇戏剧节是戏剧与文旅产业相融合的尝试中颇有代表性的成果。近十年来,乌镇本身借助戏剧节这一名片成功将“古镇模式”推广到全国,一系列按照乌镇经验拔地而起的古镇蔚为大观。
乌镇戏剧节开启了提供“文化环境”而非提供具体内容的新范式:乌镇戏剧节每年邀请国内外顶级的戏剧团队,以严肃的艺术态度选择前沿性的优秀戏剧作品进行展演,同时举办“青年竞演”培养新兴青年创作者,这些举措从表面看都是纯粹的戏剧行业行为,与当地景区无关。
重要的是,这些演出都发生在由乌镇的古建筑改造而成的剧场之内,构建了一个从日常生活出发、持续时间更长、观众体验更深刻的美学氛围与文化环境,而非传统旅游行业“走马观花”的粗浅体验。
每年为期十天的戏剧节吸引了大量戏剧爱好者和游客“住”在乌镇,戏剧演出的日程安排让本来一天即可逛完的乌镇之旅演化为多天的“生活体验”,从而在构建“戏剧王国”的同时,深层次地展现出景区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层面的魅力,戏剧与文旅产业互为主体,二者在潜移默化中融合共生。
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
壹
本地化的文化品牌
乌镇戏剧节作为乌镇本土的核心文化品牌,要长久地对当地的文旅产生积极的作用,做到品牌在地化,满足当地的需求,才能够产生带动当地文旅消费的影响。
所以,乌镇戏剧节在筹办初期,要做的就是一个全方位的“戏剧乌托邦”,在戏剧当中摸索出一条戏剧艺术跟当地的文化共生的发展路径。
戏剧节的成功打造,促进了乌镇由单纯的“度假小镇”到“文化乌镇”的转变,在乌镇文化品牌的带领下,当地的文旅发展迅速,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文旅资源。
贰
精确瞄准受众群体
乌镇的游客和戏剧节的观众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乌镇戏剧节的用户画像精准定位在注重文化品格的年轻人和中产阶层中,精准的定位更有利于当地做好有吸引力的文旅项目,作出符合受众群体喜好、满足用户体验、有口皆碑的文旅产品。
乌镇戏剧节除了戏剧相关的内容以外,也推出了戏剧市集、嘉年华等文娱活动,给戏剧节的文化影响力做了新的延伸,把“观众”的身份延伸为“游客”,无论是享受戏剧,还是旅游观光,都能够有很好的体验。
叁
全面专业的运营管理
乌镇全面的运营管理也为戏剧节聚集的文化效益做出了很大的作用。乌镇景区有全面的网络覆盖,商业上采用了“一店一品”的模式,从商业模式到价格都是由景区进行统一的考核管理,保证了游客们的旅游体验。
乌镇在商业区域依旧保持了古朴的江南小镇风格,并且融入了先进的基础服务设施和精细的管理制度,提供了优质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从起源和定位上看,乌镇戏剧节的整体运作紧密依托于乌镇的开发建设,是乌镇由度假型古镇向文化型古镇转型的结果,也是新时代以表演艺术为主题方向的艺术节与城市文化融合的新成果,有着其独特、唯一的特质。在此进程中,也探索出了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地方文化品牌发展的路径。
它的长期举办为乌镇创造了一个最具艺术集聚效应、最具目标指向性、最具消费市场潜力的长效开发平台,是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出的一条艺术与商业平衡的新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