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文旅”破圈融合,打造文旅融合的“海上新航标”
邮轮业,因其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可观的经济利益,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国际邮轮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邮轮客运量达到317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7%。预计到2027年,全球邮轮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3950万人次。在全球邮轮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邮轮旅游市场也呈现回暖和快速发展态势,2023年我国邮轮经济景气指数较2022年大幅提高至101.55,超出预期水平。
邮轮旅游发展
中国邮轮旅游的发展始于2006年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爱兰歌娜号”在中国母港航次的开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邮轮旅游在2010年代迎来了快速增长期,越来越多的国际邮轮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包括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嘉年华邮轮和地中海邮轮等。同时,中国也开始积极推进国产邮轮的建设和邮轮母港的布局规划。近年来中国邮轮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多样化的邮轮及旅游线路受到国内外游客欢迎。
(图片来源:pixabay)
近期邮轮旅游项目
爱达·魔都号
“爱达·魔都号”是中国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从元旦期间到今年国庆前,“爱达·魔都号”已完成64个航次的服务,载客人数突破25万。这座邮轮重13.55万总吨,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船高72.2米。船内公共区域和舱室加起来,有将近20层,共有居住舱室2826个,可容纳5246名乘客和1278名船员。这座邮轮被游客称为移动的“五星酒店”,内部的生活娱乐区域面积超过了4万平方米,不仅有剧院、酒吧、特色餐馆,还有免税购物广场、艺术走廊、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目前“爱达·魔都号”主要运营中短途航线,近期频繁往返于日韩地区,如济州、长崎、福冈等热门城市。“邮轮+文化”是“爱达·魔都号”最具特色的运营理念。今年端午期间,“爱达·魔都号”推出了多项亲子活动,包括《爱达山海经·奇幻之旅》亲子互动舞台剧、寓教于乐的“小小航海家”活动以及配备了语音讲解的《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艺术展等。未来“爱达·魔都号”将推出更多与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把工业文化、丝路文化、海洋文化带到邮轮上,打造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图片来源:爱达邮轮官网)
“爱达·魔都号”的建造和运营,正在带动中国邮轮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在上游环节,邮轮的设计、制造和采购等得到快速发展;在下游环节,邮轮运营、港口服务、旅游观光等环节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模式,有助于形成完整的邮轮产业链生态体系,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邮轮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港口设施和服务体系支撑,这促进了港口建设和改造的加速推进;邮轮旅游业的繁荣也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蓝梦之歌号
2024年2月1日,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Beta Marine Ltd.达成协议,购入一艘总吨位为42300的国际邮轮,并命名为“蓝梦之歌”号,于今年6月举行了首航仪式。“蓝梦之歌号”将社群生活与乐活理念相融合,试图改变传统邮轮公司按年龄与社会身份进行客群划分的传统做法,全船“无拘年龄,只因兴趣”,通过“悦居、悦食、悦饮、悦享、悦秀、悦游、悦拍”七重乐活板块,打造出首座“无龄感”的“海上乐活小镇”。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邮轮内部整体保留了欧式风情的装修,处处可见海洋元素装饰,体现摩洛哥式视觉色系。船上设有多个特色主题餐厅(如狂想曲餐厅、浪漫曲餐厅等)、咖啡馆(如落日咖啡馆)、剧院(如达斯剧院)、免税店、按摩池、观景台等。此外,还有超高跳水台、健身房、娱乐厅、汗蒸馆、活力广场、美容中心等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餐饮、消费和娱乐休闲场所。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蓝梦之歌”邮轮每个月的航线时间排布是用“4+7+4+11+4”的组合,共30天,被称之为“航线密码”。按照这组“航线密码”,“蓝梦之歌”邮轮将载着游客在韩国、日本开启为期数日的东亚之旅。备受关注的还有11月26日于上海启航的“史诗下西洋·蓝梦之歌33晚长歌行”航线,带领旅客穿越东南亚和东北亚10个国家,15个港口、17站停靠,领略八大世界遗产和五大文化圈。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除了常规航行和游览外,“蓝梦之歌号”还邀请历史学者、知名媒体人等嘉宾进行交流,并携手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歌剧院等机构打造海上精品乐器文化展、海上流动音乐会等,丰富旅途文化体验。为保证上岸游质量,公司规定所有港口停靠时间超过10个小时、游客岸上游玩时长不低于7.5个小时、上下船时间保证在45分钟以内,让邮轮回归慢旅行,触达精品深度旅行,开辟国内邮轮文化对于目的地深度体验探索的邮轮3.0时代。
国内邮轮旅游发展前景与展望
中国邮轮旅游快速复苏,截至2024年10月,运行航次已经达到了348次,显示出邮轮旅游在中国市场的活跃度和增长潜力。但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邮轮公司和国内邮轮公司争夺市场份额;进入冬季后,包括上海港等在内的多个港口不太适宜邮轮旅游;旅游产品文化特征不显著,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配套服务体系和设施还未齐全,目的地“走马观花式”游览模式仍然存在。
(图片来源:pixabay)
未来国内邮轮旅游发展应首先注重产业融合与创新。加强邮轮旅游与文化、体育、娱乐等产业的融合,开发具有特色的邮轮旅游产品,如举办海上音乐节、电影节、体育赛事等主题活动,以及推出与目的地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增强邮轮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邮轮旅游的数字化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邮轮的运营管理效率和游客的体验感,如开发在线预订、智能导览、虚拟体验等功能。
在港口建设上,应进一步优化邮轮港口的布局和建设,提高港口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港口与城市的交通衔接,完善周边的商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还可以与数字技术结合,推动邮轮港口的智能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港口的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邮轮的靠泊和离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