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科技加持 年轻人爱上红色旅游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4-12-31 11:46
中国文化报

红色资源是党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行动计划》强调,“运用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赋能红色旅游,增强红色旅游感染力,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近日,经各单位组织推荐、专家评议,“数字一大——数字世界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元宇宙服务矩阵、“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平台”和“歌乐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览项目”等8个案例被评选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首批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红色旅游应用新技术后在提升游客体验、创新发展模式、扩大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今天本版分享部分案例的做法,展示红色旅游景区在传承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方面的创新经验。

“数字一大”——

让新青年在新表达中重温初心使命

黄艺芹

“数字一大”App之“初心岛”场景 中共一大纪念馆供图

中共一大纪念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面对观众的观展热情,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模式,解决接待人数和展陈面积有限、红色文化传播形式老旧的痛点,依托数字孪生、元宇宙、行进式大空间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世界中的红色矩阵“数字一大——数字世界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元宇宙服务矩阵(简称“数字一大”服务矩阵)应运而生,形成了以“数字一大”App为主要载体,“数字一大”小程序为线上线下融合接口、“初心之旅”大空间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体验展(简称“初心之旅”展)、新媒体和元宇宙实验室等多种服务为触达方式的红色文旅服务矩阵。

“数字一大”App设置有“热血年代”“山海同辉”“三会一课”三大主题,可线上游览中共一大会址、博文女校等孪生建筑。孪生建筑即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对象在虚拟空间中以数字形式进行复制和模拟,是物理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1∶1虚拟版本。据“数字一大”App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数字孪生和扩展显示技术的融合,高精度还原了历史建筑和革命文物,让用户“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动。

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七大主题革命文物也在App上集中亮相,展陈内容从线下612件文物增加到12.8万件(套)馆藏文物,《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革命文物实现了近距离可翻阅。App上还能沉浸式观展,在“山海同辉”主题板块,30幅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生动再现了辉煌的革命历程。“三会一课”主题板块的“千人同屏会议”功能借助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用户与天南海北的同志一同开展组织生活,学习《永恒的誓言》《奋楫少年志》等党课,拓展了红色场馆的党建教育服务。

“哇,船开了,摇摇晃晃好逼真。”走进“初心之旅”展厅,戴上头显设备,观众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感叹。体验者从“初心码头”登船后,可以看到20世纪初的上海外滩景象,跟随虚拟导览员申小伊穿梭在石库门里弄,看到上海工人的游行呐喊,“接过”漫天纷飞的传单;走进工厂写意空间,看机械设备从身边穿行而过;见证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会议召开的全过程,回首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众多红色地标……

据了解,该展览主要运用LBE(区域性娱乐场所)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行进式沉浸体验。体验者身处360度环视虚拟世界,动作捕捉和数据传输技术可以捕捉到体验者在虚拟空间中的准确位置,引导其跟随空间里的虚拟人物走进设定的情境,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获得真切感知。

“剧情紧凑、情节紧张,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当成了其中一员。”有观众评价,“历史不再是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而是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我们会跟着呐喊,感受其中的紧张与激动,仿佛那段历史我们不曾缺席。”

“数字一大”小程序则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真实环境与虚拟信息的结合。用户可以扫描纪念馆文创产品“一瓶水”或外墙上的“十二里”铁艺铭牌,聆听背后的故事。小程序还设计了多个主题岛屿,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区。例如在“伟大飞跃”岛屿,用户可通过趣味答题,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集齐碎片兑换相应的数字藏品。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说,中共一大纪念馆是一座讲述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殿堂。希望纪念馆对红色文化的新表达,能够让新青年重温初心使命,获得新感知、新成长。

“花城红图”——

革命文物“一机游”

本报记者 谭志红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革命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优势,着力打造“花城红+”品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平台”小程序(简称“花城红图”)就是“花城红+”品牌之一。

打开地图,革命文物分布一目了然,点击图标就能查看文物照片,通过文字和视频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地图融入红色游径功能,为用户提供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指南;整合多家革命文物纪念场馆参观预约小程序,游客预约进馆更便捷……

今年3月,“花城红图”正式上线,开辟革命文物数字化呈现与聚合化服务于一体的新传播模式。

“花城红图”收集、展示了广州市222处革命文物的图文视频资料,涉及墓地陵园、革命旧址、纪念地和故居等类别,建立起覆盖全面的广州革命文物红色地图。用户打开“红色地图”和“革命文物名录”栏目,就可以通过地图坐标和文物名录两种形式进行参观了解。

“花城红图”借助无人机航拍、照相建模、全景拍摄、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了红色游径指南、“云”上参观、地图导航、参观预约等功能,打破时空限制,一键开启红色广州之旅。其中,“360度全景漫游”从多个角度对革命文物进行展示;“实景航图”提供了3D效果的航拍实景图像,用户通过旋转和放大图像可清晰了解文物全貌;地图收录“红色广州·革命之城”“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史迹之旅”等不同主题的精品红色游径,基本涵盖广州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段的红色历史;“浏览导航”功能提供了文物点定位,便于用户自行设计路线;“我要进馆”功能整合了现有革命文物纪念场馆的参观预约小程序,让观众预约进馆更便捷;文物详情展示页还开设了“在线打卡”功能,可生成打卡地图,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小程序还整理了革命文物相关法律法规,在“文物保护”栏目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广州市革命遗存保护办法》等法规,为市民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文物保养维护、活化利用等方面的参考,也为文物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掌上法律法规数据库。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到广州,在恤孤院后街31号的一栋民居里,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栋看似普通的二层民居,便是中共三大会址……”进入“花城红图”里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页面,点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视频介绍,可以听到纪念馆讲解员的专业讲解。“花城红图”上线了多个革命文物的讲解视频,让观众对革命文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花城红图”上线至今,已服务过万名用户。下一步,广州将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性和联动发展的融合性,努力把“花城红+”系列品牌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创新性、引领性的红色文化品牌,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花城红图:广州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应用系统”小程序截图

“歌乐忠魂”——

志士信念代代相传

侯文斌

幻影成像“狱中联欢会”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供图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歌乐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中的“狱中联欢”部分,观众听到了这首熟悉的歌。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捷报传到渣滓洞看守所,难友们为庆祝胜利,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春节联欢会。纪念馆借助幻影成像、投影及艺术场景展示手段,把联欢会的场景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重庆白公馆、渣滓洞曾关押了300多名革命志士,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慷慨赴难、壮烈捐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之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于2019年启动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陈项目前期工作,2023年5月闭馆进行改陈。同年9月30日,“歌乐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展”正式开展。

展览整体设计风格庄重质朴,共展出84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420多件(套)珍贵革命文物。展览还增加了场景还原、多媒体互动,展示了310位歌乐英烈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如何进一步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提升对文物内涵的展示效果?展览利用高清扫描摄影技术,使展览细节和色彩得到真实再现,革命文物呈现更加生动立体,提升了观赏体验。

展览现场,参观者滑动触摸屏,可对应观看相应展品的高清图片、文字介绍,还能对展品进行放大,提升了观众和藏品的互动感。

展柜中间为通电玻璃,可播放开国大典历史影像、制红旗实拍演绎、制红旗诗歌朗诵等视频内容,影片结束后通电玻璃变得透明,雕塑与红旗紧接影片显现,整个观感极富层次感,逐渐显现的红旗也传达出新中国诞生的昂扬希望,触动人心。

嵌入展柜中的透明互动屏还展示了张学云烈士的28封情书。此项目运用动感交互技术,给参观者创造了一个交互界面,见证了这位革命先烈对生命、对人生价值的选择。交互式设计大幅提高了展览的参与性,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此外,展览中的所有多媒体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借助一台平板电脑实现了对设备电源、信号、媒资播放、音量、灯光等的便捷性控制,提升了管理人员的管控效率。

据了解,展览目前已接待观众超63.6万人次,线上活动及宣传点击量约6000万。依托纪念馆自主运行的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开发了《铭记“狱中八条” 勇于自我革命》等课程,开展听党课、祭英烈、瞻遗址、诵诗抄等活动;研发“行走红岩”等六大特色课程,与30家大中小学合作共建,专题培训青少年3万余人次。

红色沙家浜沉浸式演艺——

春来茶馆看阿庆嫂“智斗”

本报记者 王 炜

“万物有戏”激光秀 景区供图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是红色经典《沙家浜》故事的真实发生地。80多年前,该村村民为保护受伤的新四军战士,与日伪军顽强斗争,书写了家喻户晓的传奇,留下了军民情深的历史见证。

沙家浜景区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成,为充实景区内容,先后增设了瞻仰广场、国防教育园、芦荡剧场等景点。红色沙家浜沉浸式演艺项目围绕京剧《沙家浜》的故事以及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战历史展开,推出实景剧《芦荡烽火》《暗战沙家浜》等演艺项目,通过场景创新、玩法创新,打造了多个红色旅游演艺场景,再结合智慧服务在运营管理中的运用,助推景区智慧化转型。

实景剧《芦荡烽火》将京剧《沙家浜》中的经典片段搬上舞台,利用火爆、气爆、水爆、声光电等特效,以及增强现实、激光等数字化手段,艺术再现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实景剧《暗战沙家浜》融合歌舞、打斗、光影、雾森等元素,以一席婚宴、一段情感、一场智谋为故事线,弘扬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民鱼水情。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春来茶馆里,游客变身为送信的百姓,通过游戏获取线索,寻找接头人,并把重要情报传递给新四军。这是红色沙家浜沉浸式演艺项目《春来茶馆》中的互动场景“春来谜局”,观众通过变装成为剧中人参与剧情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党建教育形式,满足了年轻游客对红色文化创新性表达的需求。

沙家浜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设有“万物有戏”激光秀、“春来谜局”画中游、“春来谜局”戏中戏、经典“沙家浜”皮影戏、“水中八仙”水中戏等数字化互动场景,不断探索技术手段在红色旅游演艺中的运用,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沙家浜沉浸式演艺通过对智慧旅游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的有效运用,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文旅融合创新提供了思路。下一步,江苏将继续在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深耕细耘,推动江苏革命文物工作开创新局。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中国文化报
+关注
已关注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