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2025年沉浸式文旅核心趋势与实施路径解码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2-07 11:59
沉浸城市

编者按

当三星堆青铜纵目在XR中猛然“苏醒”,当《千里江山图》的颜料随观众心跳流淌,当AR窗花在乡村老屋上绽放数字年味——2025年的沉浸式文旅,正站在技术、政策与人文的黄金交汇点。在国家《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政策驱动下,沉浸式文旅不再只是炫技的试验场,而是成为文化传承、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的战略枢纽。本文将结合《措施》内容,从政策导向、技术突破与人文实践三维度,解码2025年沉浸式文旅的核心趋势与实施路径。

01

政策为脉:构建沉浸式文旅的制度护城河

顶层设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落地实践

数字基建提速,激活文化遗产“时代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提出,近些年沉浸式文旅与中华文化遗产碰撞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成果”,通过3D扫描数字孪生、XR互动考古、全场景三维复现等技术,完成了诸多文化遗产的“现代新生”。比如敦煌文化利用“数字敦煌”“数字藏经洞”等成果,率先实现“数字孪生+XR考古”全覆盖,让文化遗产得以在“云端”延续生命。

(图片:数字藏经洞|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结合《措施》中“加快文旅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培育数字文化消费新业态”等相关要求,2025年在有关政策推动下可以预见的是,首先各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包括景区、研究院、博物院等,将加快推动XR终端、全息投影、云渲染等设备规模化部署及技术普及,用数字基建托起文化遗产的云端生命体构建。其次,中国文保链等官方认证“文物数字资产确权平台”等将继续发挥文化IP资产化功能,加快诸如《千里江山图》、三星堆青铜神树等顶级文物IP的区块链存证,着力构建文化遗产数据“采存管用”的全链条能力,验证政策对文化资源转化的催化作用。最后,“数字文旅消费券”将不断向沉浸式体验倾斜,提供一系列优化消费环境的政策措施助攻,为各地文化遗产的数字新业态开发,文化数字化普惠工程加码。通过以上三点,2025年,在顶层设计上将为文化遗产从基建部署到数据存用再到市场开发提供更多政策引擎。

(图片:中国文保链官方网站|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城乡协同:政策红利下的全域文旅布局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经过严格遴选,确定了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是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推动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有力举措;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重要工程。

在2025年,城乡文旅协同将在试点名单与《措施》的联合推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利用智慧农文旅链接城市与乡村,比如浙江余村通过“AR窗花教学+云端认养农田+乡土数字剧场”模式,成功打造了智慧农文旅生态,验证“技术轻量化+文化在地化”的可行性。其次,打造城乡区域桥梁消费场景,比如成铁开通的蛇年首趟“熊猫专列”,以火车为桥梁,将西昌彝族乡村的特色文化产品融入进城市居民的旅游生活中,实现城乡一体化沉浸式文旅联动发展。

(图片:“熊猫专列”动车内部|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02

技术为骨:沉浸式体验的底层架构

沉浸式文旅以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为价值核心,给予游客参与感与体验通感,其对于技术的升级与融合具有巨大的更新需求,在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2025年,不断打磨,不断提升沉浸式体验的底层架构即沉浸式科技是核心时代议题。结合2024年的新兴沉浸式技术突破,编制将从感官到行为到认知三个层面的技术更新,试为新一年的沉浸式文旅技术升级提供实践路径参考。

感官沉浸——感官层技术的精准触达

沉浸式文旅的关键在于给予观众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感刺激以丰富游客体验,到了2025年,沉浸式文旅技术的感官体验将突破传统界限,通过神经级精度、多模态交互、情感化响应等技术革新,实现从“物理感知”到“神经共鸣”的跨越式升级。

首先在视觉上,部分VR“3D显示”或将被“光场显示”解决方案代替,比如全息纱幕将成为各大沉浸式体验空间的应用技术,其采用纳米级光场渲染技术,投影粒子密度提升至每平方米1.2亿像素点(相当于人眼视网膜分辨率),消除纱幕成像的颗粒感。同时,沉浸式AR技术将更加精准地通过环境光场实时校准,实现虚拟物体和实景光影的毫米级同步,带给观众“更快、更准、更虚实融合”的体验。

(图片:光场显示应用场景|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其次在听觉上,环境声将从打造“立体声场”转向“生物声学”,通过基于HRTF(头部相关传输函数)的个性化声场建模,通过耳道扫描生成专属音频算法,实现“颅内定向声”,将人耳定位与声场变化相结合,创造更符合实际听感的沉浸体验。

从触觉上来看,沉浸式触觉互动将从单纯的“振动反馈”到实现“分子级拟真”,通过试点采用基于石墨烯的触觉智能运动跟踪手套,为技术后台提供精确的体验者触觉反馈和上肢运动跟踪,从而增强虚拟交互体验。

(图片:手套技术逻辑|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CRPS》:具有集成感知模拟和运动跟踪的智能手套界面,可增强虚拟交互)

从嗅觉与味觉上看,将着力于从“单一味道”转向“情绪与叙事导向的分子库”,普通的嗅觉体验将升级重塑,通过佩戴装置利用AI分析用户行为体验进程、心率瞳孔收缩等定位观众情绪与故事体验点位,自动释放气味让观众更有移步换境的实际体验。

行为沉浸——交互层技术的智能升级

在沉浸式体验中,参与式互动极为重要,目前的沉浸式体验的交互行为触发逻辑都是基于人实际运动行为开启的,而2025年,沉浸式技术或能通过脑机接口(BCI)技术在娱乐上试点应用,将观众脑波与交互内容相结合,将观众兴趣吸引物细节放大或跟踪输出,以此给予观众更多独特体验。同时,沉浸式互动将更注重对游客面部表情的分析来推送AR影响信息,提升信息传达转化率。

精神沉浸——认知层技术的虚拟拓展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沉浸式体验在观众认知技术层面上也或将有进一步升级。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便携式脑电图(EEG)设备,对观众在观看演出时的脑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实验重点关注观众在欣赏舞蹈、音乐、舞美等不同艺术元素时的神经反应模式,以及艺术带来的情感体验与脑活动之间的关联,努力探索用数据来反映艺术作品感染力的强弱,并为艺术、娱乐作品的精益提供更多有效神经美学支撑。

(图片:清华大学学子观看《只此青绿》演出时佩戴EEG设备|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03

人文为魂:数字时代的文明传承范式

在沉浸城市公众号的新春贺词中,我们曾提到“技术不应稀释烟火,而应成为放大文化体温的共鸣箱”这是沉浸式文旅的终极命题,沉浸式文旅发展的过程是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双向奔赴的过程,在数字时代我们更要关注国家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让文化根脉焕发新生。

文化根脉:从数字复刻到活态传承

2025年,沉浸式文旅将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生命”延续灵魂,通过AI技术驱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基因图谱,比如由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在第一批非遗搭建模型后,会继续以数字人文为角度对非遗进行深度价值挖掘和模型搭建,这些宝贵的非遗基因数据能够丰富以非遗为主题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内容,以最原真的非遗基因进行集体记忆的当代转译,以最新潮的数字内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化。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情感共鸣:超越技术的意义锚点

空间叙事学的革命性转向让文化基因得以拓扑变形,而在这个不断被算法解构又重构的世界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在技术穹顶下依然存有情感共鸣轴。在2025年,沉浸式文旅不再是对技术升级的“内卷”比拼,而是对人文温暖的深情呼唤,在沉浸式体验设计过程中,将加入更多可视、可感、可共情锚点,加入更多反流量化叙事实践,让人们进行深度的文化体验。

(图片:数字艺术沉浸大展《宇宙花园》|图片来源:网络公开 )

人文觉醒:产业发展的终极指向

在2025年,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将更加聚焦于人文觉醒,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终极指向,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动力。数字技术的普及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技术本身并非终极目标。通过AI和大数据分析,文旅项目能够精准捕捉游客的文化兴趣和情感需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多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鸣中深度参与文化体验。同时,文旅产业将更加注重与地方社区的共生关系,将地方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动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的双赢。此外,沉浸式文旅项目还将通过数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最终,人文觉醒将成为沉浸式文旅产业的核心驱动力,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不仅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更能触摸到文化的温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编者后记

2025年的沉浸式文旅,将是一场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的双向奔赴,也将是政策、技术、人文要素黄金交汇点上大放异彩的文化新篇章。政策为脉,为沉浸式文旅提供“基础设施与规则护城河”,不断推动沉浸式文旅与文化遗产的双向赋能及城乡协同的全文旅布局;技术为骨,搭建“数字时空的超级链接”,从感官到行为再到精神,不断拓展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共生边界;人文为魂,赋予沉浸式文旅“文明的温度与重量”,让沉浸不再只是科技奇观,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颤。当游客在泉州南音元宇宙剧院中泪湿衣襟,在AR窗花前教孩子剪出第一朵数字春梅,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以“数字肉身”参与文明演化的新主体。期望新一年的沉浸式文旅体验,能让每个人在虚实交织中,找到文化传承的当代坐标。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中国沉浸城市创意营造学术智库
+关注
已关注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