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案例赏析|十大沉浸式光影空间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3-01-31 09:55
城市光网

沉浸式指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内,利用了声、光、电等元素,利用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使参与者有一种置身于虚拟世界的感觉,从而提供参与者以完全沉浸的体验。

沉浸式光影空间带来的是科技感、艺术观感、趣味性,它可以通过创意互动增强观众对于作品内涵的认识,给观众带来新鲜又刺激的视听感受。

01

《Room to Breathe》

Pixel Artworks

2022年7月25日《Room to Breathe》在伦敦市中心正式开幕,该作品是由沉浸式公司 Pixel Artworks为步履匆匆的上班族打造的沉浸式正念冥想空间。

这是一种基于“风箱式呼吸法”(Bhastrika Breathing)的感官体验,利用数字光和像素技术的治愈能力,旨在帮助城市中焦虑的上班族和忙碌的伦敦人放松身心,在一天中喘口气。

项目使用了近2500平方米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在其公共中庭内搭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8K高分辨率环绕式屏幕,结合三个64K控制器,实现了360度全角度覆盖,使观众在户内户外都能体验到裸眼3D动画效果和沉浸式LED显示效果。

在视觉上,伴随着飘过的云朵、平静的天空、和煦的阳光和灯光景观,上班族和游客得以在全世界最繁忙的城市之一忘记生活中的压力,获得宁静。

在缓解压力方面,创伤和焦虑顾问Jayne Cox会引导观众使用“风箱式呼吸法”来吸气、憋气和呼气,帮助观众缓解焦虑。

02

《THE DAY LEFT FIELD》

TUNDRA

《THE DAY LEFT FIELD》是一个沉浸式视听装置,安装在144平方米的空间。该装置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环境及其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样态。

设计团队利用“数字化”自然的力量来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尝试为观众提供一种类似于自然与人工、虚拟与现实、人类与机器这些对立元素相结合而成的的某种体验。

TUNDRA艺术团体,致力于通过使声音、视觉和情感协调一致,以创造视听体验,并改变空间。正如此次作品所表达的,合成与自然,真实与虚拟,人类与机器,是可以共存,秉持内心的初心才是最重要的。

03

《MOMENTS》

MELT

MOMENTS是一件沉浸式视听艺术作品,受到以往光影世界和印象派艺术运动的影响,这部作品呈现的就是一场抽象的感官之旅。给粒子设置数据,影响他们的参数来迫使运动轨迹改变,同时粒子的颜色,形状也通过感官传递到视觉,捕捉瞬间的短暂。

这是一种轻松,放纵的结合,观众在不断流动的粒子和色彩碰撞的冲突中冥想,记住了这些转瞬即逝的时刻。

04

《FALLING DREAMS》

None Collective

“FALLING DREAMS”是关于云雾、光和水的沉浸式体验装置,由None Collective创作,通过低雾机、桁架、4k视频投影、音响、灯光来营造犹如在梦境中的奇幻氛围。

“FALLING DREAMS”将观众带入另一个维度中,六米高的云层形成了漂浮景观。随着空间内灯光色彩与声音的交融,气氛变得愈加缥缈,人们仿佛置身于云层中可以眺望天空的地方。

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让身心从生活的重压中解脱出来,在没有干扰的世界中,像云一样轻盈漂浮。

05

《Fractal 》

Deutsche Telekom Design & Customer Experience

“Fractal ”鼓励人们真正思考设计和技术如何能够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使用数字和物理解决方案帮助日常生活,并激发更紧密联系的公共未来。

该作品是一个呈螺旋状旋转的房间,里面是一面倾斜的、反射的、无穷倍的洋红色镜子。它质疑人们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个人的角色。这也暗示了我们所生活的社区和数字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06

《Your Colour Perception》

Liz West

《Your Colour Perception》位于曼彻斯特卡斯特菲尔德画廊(Castlefield Gallery)的新艺术空间联邦大厦四楼,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英尺。

这个作品是为了直接响应之前的空间而开发的。West利用色彩和光线对建筑空间作出影响,创造了巨大的沉浸式艺术装置。

在这个作品中,West感兴趣的是发光色彩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和对游客的影响。他将联邦大厦变成了一种感官的、本能的体验,通过人工色光使其超载,用来测试参观者在接触过程中体验到的心理、身体、情感和精神反应。

这项工作利用外面的黑暗来提高作品中的照明和颜色的强度。在最黑暗的冬季,利用这个巨大的空间来安装灯光作品,可以让颜色比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更饱和。

07

《THIS WAY OUT》

lnlo

“THIS WAY OUT”是法国团队lnlo在柏林创造的地下沉浸式迷宫。整个空间出现闪烁的楼梯,透过窗,又好像出现红色的云层,与地面的云层遥相呼应。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地下,还是在天上。

参观者来到这里,逐渐消失在黑暗中,仿佛空间被解构了。勾勒出的楼梯层层叠加,构筑起了迷宫一般,将参观者引向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想象通道。他们在这里好像玩密室逃脱一般,只是这里的密室逃脱,没有线索和离奇的故事,有的是难以攀爬的楼梯。

突然之间,门从封闭的地下室打开,好像一条出路被大家找寻到了,获得如同玩密室逃脱的成就感,经过阻碍,看到了更远、更美的地方......

08

《Semi-Diurnal Spaces》

Studio Above&Below

《Semi-Diurnal Spaces》是一个场地特定的沉浸式装置,采用了全穹顶的形式,利用了南威尔士当地的潮汐和大气数据。

当地人被邀请通过一个冥想的环境来体验他们附近的水域,以一种诗意的、技术的和心灵感应的方式与之连接。

潮汐模式和大气数据,如风和湿度,会实时影响 NVIDIA FleX 数字粒子系统。特定场地的数据会影响穹顶内的重力、流体粘度和流速,从而产生与通道本身相关的生动数字雕塑和 AV 体验。

通过参观南威尔士海岸线和收集材料作为视听灵感,该项目想象了几把沙子可以在沉浸式体验中超越数字粒子,从而挑战了数字沉浸式作为与现实连接的催化剂。

该项目使用 Touchdesigner Flex、DEFRA 数据源和从沿海站点收集的视听材料构建。

09

《MY WHALE》

TUNDRA

该装置最初的灵感来源于一项海洋学研究的科学事实,该研究发现了一条“52赫兹鲸鱼”,它的频率非常罕见,为52赫兹。

这种音调比其他有迁徙模式的鲸鱼的频率高得多,这意味着没有其他鲸鱼能听到。正因为如此,这种动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

在《My Whale》装置中,发光的六边形元素代表神经元群中的振荡活动,这是由于神经元之间的反馈连接导致其放电模式的同步。

重新构思并扩大了基于投影的六边形装置《My Whale》的规模。

该装置最初是Tundra为“Brusov”制作的一个特定于现场的交互式装置,这是一艘经过翻新的船只,停在莫斯科河上,变成了一个艺术集群。

《MyWhale》的内部版本由近600个激光切割投影映射六边形组成。

该装置是专门为D博物馆(韩国首尔)的“9室9灯”展览制作的。在2016年12月5日至2016年5月8日的展览期间,参观人数超过20万。

10

《Analemma》

YASUHIRO CHIDA

在一片漆黑中,一条白色的细线投射出来并向上移动,整个房间随意编织了白色聚酯线。它可以作为3D屏幕使用,观众被几千个向上移动的微小光点包围。由于这些线是以随机的角度编织的,每个光点看起来都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我相信空间本身也有美。然而,空间是不可见和不可触摸的。光是能把空间变得有形的最纯粹的物质。”

当密度变得无限低,达到人们可以感觉到某种存在的极限时,材料就失去了它的物质性,只剩下质量和空间。在这部作品中,观众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