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麻辣烫“撬动”天水文旅!看小城如何靠“食力”破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传播效应的日益增强,美食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推动着一些中小城市的旅游业转型升级。东北的哈尔滨刚刚回归平淡,西北的甘肃天水又借助一碗麻辣烫突然出了圈,试图上演淄博烧烤的逆袭奇迹。
爆火现象背后原因探究
淄博烧烤与甘肃天水麻辣烫的双双蹿红,关键在于它们有效发掘并利用了本土文化特色,并借助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强大的扩散力量。这不仅彰显了美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是内容营销与流量价值最大化策略的成功典范。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甘肃天水麻辣烫频频在各大社交平台登上热搜榜。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2月12日至3月12日),目的地为天水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2成,其中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4成,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甘肃麻辣烫在各大社交平台频频登上热榜后,相关话题高达上百个,视频播放量近10亿,目前热度还在持续上涨。被大家刷屏点赞并喊话建议全国推广,一碗手擀粉+一盘麻辣菜,这一套打卡吃法,让天水这座古城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成为餐饮业和旅游业的新晋顶流。

首先,不论是淄博烧烤标志性的“小饼、烤炉配蘸料”这一独特配方,还是甘肃天水麻辣烫中饱含地域特色的油泼辣子与手工粉条搭配,均根植于两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及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影响。
在实现现象级爆红的过程中,当地人的好客情怀以及政府部门的高效响应和积极推动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热潮,天水市迅速采取行动,重现了一种亲切贴心的“粉丝呵护”模式。甘肃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加班加点,连夜完善基础设施,如整修墙面、道路等硬件设施,以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而天水市政府则更为创新,他们在机场特别设置了专车接送服务,特别开通了“麻辣烫直达专线”,确保外地游客能便捷直达麻辣烫店铺享用美食。

针对前来品尝麻辣烫的外地游客,天水市内的众多景点、酒店以及旅行社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丰富的礼遇活动,包括赠送景区门票、文化创意产品、住宿折扣优惠以及本地特色礼品等。其中,天水秦州区文化旅游部门对外发布了官方公告,宣布在3月8日至3月15日期间,全国范围内的女性游客赴天水享用麻辣烫时,还将享受到免费游览区内所有A级旅游景区的特别待遇。
小城市文旅出圈法则
观察当前的文旅市场动态,从淄博烧烤的火爆至天水麻辣烫的崛起,我们不难发现,“以美食撬动市场”的策略正逐步成为一种投入产出比极高的崭新理念。通过深度挖掘和巧妙推广地方特色美食,各地成功实现了以“舌尖上的诱惑”打破行业界限,有力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如今,旅游者的出行方式和目的正在经历显著的转型。过去,旅行往往需要详尽规划,旅途中的每一环节都被严格安排。然而,在当下的趋势中,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随性而行,让旅行变得更具即时性和体验感。“体验”元素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有时,仅仅是一顿美餐、一场表演,就足以激发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下背景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种轻松而高效的切入点,这类简朴却直抵人心的味道触动,以及热闹纷呈的市井生活气息,借由短视频平台的广泛流传,更易唤起人们即刻启程、亲身体验的热情。

近期风靡一时,占据流量高地的甘肃天水麻辣烫正是凭借选用甘肃特产如甘谷辣椒、定西宽粉等原材料,通过短视频展示那红亮诱人的油泼辣子画面,成功挑动起观众的味蕾欲望。以美食为桥梁,天水这座城市因此得以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短视频与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加上网民的积极参与,是淄博、哈尔滨和天水等城市快速走红的关键原因。新时代旅游观念的更新、社会出游热情的高涨、富裕且闲暇的庞大旅游群体,以及便利的高铁交通网络,共同促成了这些城市短时间内名声大噪的现象。这一系列因素构成了当前“风暴式”文化旅游潮流的背景,突显了文旅网红城市崛起背后的普遍规律。

▲网络关键词热度
尽管当前关注集中于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城市的迅速走红,但任何城市若能深入理解并抓住此类成功背后的共性要点,就有机会在频繁出现的“旋风式”文旅潮流中找准定位,获得自身发展空间。这一现象为众多城市的文化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期待。特别是那些擅长品牌构建、注重品质提升和勇于创新旅游产品的城市,更有可能将短期的火爆局面转化为持久的良性发展状态。
小切口,深挖掘,强服务
通过对淄博和天水走红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国诸多中小城市同样拥有突破常规、展现独特魅力从而成为热门“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
然而,相比于大型城市所拥有的大规模主题乐园、综合文旅街区等设施,中小城市在资源条件和运营管理能力方面相对有限,同时在吸引大规模游客流量上也面临挑战。那么,在文化旅游领域,这样的城市应当如何寻找突破口,实现逆袭和快速发展呢?
深挖地方特色美食
在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小城市若想实现文旅发展的突破,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特色并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文化旅游消费的本质诉求是对目的地的独特体验。
人间烟火气息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莫过于美食文化,它不仅是大众旅游不可或缺的基础构成部分,在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小康旅游中更是硬性的消费需求之一。以甘肃天水麻辣烫为例,其独特魅力足以吸引众多食客不惜长途跋涉前来品尝。究其原因,在于其配料上的独到和无法轻易复制的地域特色。而其中的灵魂所在,则是拥有400多年种植史且曾经是明清时期皇家贡品的甘谷辣椒,这一辣椒品种现今已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

以服务人为核心,提升烟火气和人情味
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在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核心目标是满足人的需求;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小城市来说,打造独特的“人文关怀”品牌显得更为重要。不论是淄博烧烤散发出的市井温情,还是哈尔滨上演的“冰雪童话”,抑或是天水麻辣烫所引发的热烈关注,这些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故事场景,都成功吸引了大量的人气与关注度。
追寻这股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我们得以揭示网红城市走红背后的秘诀,并找到游客与当地居民、线下体验与线上传播之间的共鸣纽带,那就是唯有以人性化的旅游产品及优质服务,方能真正赢得广大游客的喜爱。

文化旅游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领域,除了文化与旅游本身,还包括安全保证、服务质量、配套设施建设、公众舆论评价、交通物流等多个关键要素。
抓住线上流量为杠杆,实现裂变宣传
当前,旅游正日益显现普及化与全民参与的特点。天水近期所集聚的极高人气,实质上就是游客与居民共同构建并分享体验、线上线下情感交融互动的结果。借助直播、短视频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推动力,能够快速实现传播效应。互联网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对小城市发展具有显著的导向意义,能够迅速放大传播效果,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甘肃天水麻辣烫”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热度飙升,多次占据热搜榜单,累计播放量高达10亿次,并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反响,纷纷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特色美食。可见,小城市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强化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广,以实现文旅资源的高度曝光和有效传播,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与游览。

总而言之,打造具有地域标识的美食IP,整合美食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强化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优化服务环境与消费体验,成为了众多小城借“食力”破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也启示其他拥有丰富饮食文化但尚未充分挖掘潜力的小城,应当抓住契机,依托自身独特的美食文化,创新城市营销策略,构建美食与旅游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一款美食撬动一城文旅”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