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旅消费“热力全开”,8天假期花了6770.02亿!
2025年春节,全国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纷纷晒出亮眼“文旅成绩单”。热门景区现“人从众”景象、不少景点门票“一票难求”、部分旅游目的地机票价格水涨船高。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文旅消费成为春节假期中拉动居民消费的主力军。具体来看,春节旅游市场还有哪些看点?
01
春节旅游数据跑出“加速度”
春节期间“人从众”的火热场面,在全国各大景区景点持续“上演”,城市地标不断“上新”。多地文旅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人次远超往年,且持续攀升,多地景区迎来游客的大幅增长。
从北京市文旅局获悉,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175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86.7亿元,人均花费1630元/人次。传统庙会人气火爆,23个庙会灯会游园会共接待游客408.9万人次,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厂甸庙会等传统庙会依然是春节期间的热门打卡地。全市重点监测的590家文旅场所游客总量2316万人次,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5.4%。重点监测的滑雪场接待游客23.2万人次,营业收入3839.1万元。
假日八天,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市文化旅游局集中推出100余项“乐游上海过大年”假日臻选主题文旅活动,以多元业态有效拓展文旅消费场景,以丰富供给全力打通假日流量入口吸引海内外游客,持续赋能文旅消费扩容、升级、提质。
根据联通大数据,春节假日期间,天津市共接待游客16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其中本市游客849.49万人次,外埠游客766.06万人次;游客花费156亿元,同比增长26.4%;人均消费965.63元,同比增长8.3%。据携程平台数据,天津上榜“年味目的地top5”,天津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7%。
据央视报道,春节假期的前五天,内蒙古旅游市场一派红火,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988.08万人次。其中,接待一日游游客1255.29万人次,占比超过六成。
河北省8天春节假期的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2.8%,其中接待京津游客占比达到18.2%。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春节假期河北接待游客数量居全国第7位,比去年春节前进1个位次。
辽宁省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335.8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7%;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36.98亿元,同比增长30.11%。受益于“不太冷、不太远、不太贵”的引流效应,来自全国的游客“戏冰雪、泡温泉、来辽宁、过大年”,重点监测的7家滑雪旅游度假地,8天累计接待游客22.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44.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55%、18.36%。
江苏省文旅厅发布消息,综合各方数据测算,2025年8天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6120.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1.1%。另据银联商务数据,春节假期前7天,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共149.42亿元,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53%,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据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3567.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下同)同比增长10.9%,比2019年同期增长29.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132.2万人次,同比增长6.9%,比2019年同期增长6.1%。日均全域旅游人数1247.9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比2019年同期增长15.4%。全域旅游综合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6.6%。游客人均花费1455元,同比增长0.8%,创假日旅游抽样调查以来(2021年)历史同期最高。
福建省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3600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逾308亿元,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省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夜间消费聚集区、休闲街区、重点旅游村针对不同客群,创新推出“城市漫游”“奔县游”“乡村游”业态产品,仅监测的143家4A级及以上景区累计接待人数超1000万人次。核心景区效应强,全省12家(13处)5A级景区,假期游客接待量396.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6%。新获评5A级景区的厦门植物园日均接待游客接近5万人次,成为全省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龙岩冠豸山日均接待游客人数翻番,达2万多人次;武夷山接待游客45.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1%。
河南省春节假期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旅游收入305.3亿元,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1.9%,旅游收入增长2.6%。全省815家A级旅游景区聚焦蛇年春节,纷纷推出戏曲、杂技、说唱、魔术等2600多项特色表演活动,吸引游客互动,延长游览时间。
湖南省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395.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37%;实现游客总花费759.22亿元,同比增长16.51%。全省接待省外游客1642.32万人次,同比增长31.95%,占游客总人次的比重超3成,长沙入选多个OTA平台春节跨省热门目的地前十。
广东省春节假期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据2025年春节假期广东省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人均花费930元,同比增长2.0%。
2025年春节假期海南接待过夜游客1019.95万人次,在2024年同期基础上保持增长,有近四分之一的游客停留时长为五天以上。环岛旅游公路客流235.55万人次,比2024年国庆黄金周假期日均客流增长了113.70%。
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据银联大数据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四川省共接待游客6372.2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34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6%、12.21%。春节期间,全省A级景区在实施多项门票优惠减免、除夕当日群众居家团年少有出游等因素叠加影响下,仍呈现“双增长”,累计接待游客5085.20万人次、门票收入4.92亿元,与去年假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10.15%、0.62%。新晋5A级的成都市天台山景区春节假期游客接待增长238.09%。
陕西省重点监测的51个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91.3万人次,同比增长3.11%;旅游经营收入44632.56万元,同比增长6.26%。特别是接待省外游客1017万人次,同比增长1%;过夜游客人均停留天数3.01天,同比增长14%,充分体现了陕西对于外地游客的浓厚吸引力。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1月28日至2月4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794.25万人次,同比增长10.04%;游客消费80.75亿元,同比增长9.35%。
以上种种数据,释放出今年旅游经济乐观向好的积极信号。
02
“非遗”年俗成今年春节旅游亮点
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2025“中国年”的年味也更加凸显。和往年相比,今年春节,体验地方年俗、关注非遗活动成为热门玩法。
携程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受“非遗Buff”加持,非遗热门目的地例如河南开封、福建莆田、广东汕头、福建福州、安徽黄山、陕西西安、四川阆中等地搜索热度翻倍,其中汕头、莆田、开封、黄山春节期间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幅达两至四成。此外,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除夕至初七期间,全国共有4522个传统村落举行了秧歌、舞龙、烟火晚会、非遗表演等约8586场活动,吸引游客超过3011万人次。
据央视报道,截至2月2日,江苏各地博物馆举办500多项主题活动,有52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山景区是游客较为集中的景区景点。陕西全省五星级饭店入住率持续增长,平均入住率超七成。
在北京不仅有传统的庙会可逛,春节期间,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大望京建筑组群、京广中心、亮马港湾、CBD区域、华润时代、高碑店地区同心桥7个点位同时上演灯光秀,把春节喜庆元素玩到了极致。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推出127项文旅臻选活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举办“迪士尼奇幻冬日冰雪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与“毛茸茸派对”IP强强联合,举办毛茸茸派对“蛇来运转”新年快闪活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推出龙宫神仙节,以龙宫为文化之引,灵蛇献瑞为故事概念,重磅打造龙宫神仙节系列主题活动等等,同样是招数使劲把春节氛围推向了高潮。
还有古城西安,据西安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西安年·最中国”2025新春文化旅游活动持续52天,非遗盛会、非遗线路、非遗演艺、非遗好物四大系列千余项活动陆续推出,涵盖893项新春主题活动及景区门票减免等内容的惠民政策相继落地,让市民游客体验浓浓年味。
携程平台上,蛇年春节灯会搜索量同比翻倍,热度较高的新春灯会有: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南京秦淮河灯会、山东济南趵突泉灯会、上海豫园灯会、西安长安灯会、承德避暑山庄灯会等。
可以说,正是因为春节期间可玩的地方变多了,旅游热才成为新年俗。
03
2025春节旅游三大新特点
今年春节各地景区游客数量较往年涨幅较大,旅游项目推陈出新,旅游市场展现出强劲发展趋势。这一现象背后,既反映了当下消费者对旅游的向往和追求,也揭示出2025春节旅游新趋势。
“非遗”“冰雪”“避寒”主题成热门路线
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成了今年春节年味游的关键词。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年味游人群较去年同期增长12%。最受欢迎的年味游目的地是北京、广东、安徽、福建和陕西。其中,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安徽鱼灯、闽南游神、西北社火等非遗民俗文化活动成为热门选项。
这个春节,选择拼假出行的小伙伴更是喜提十几天超长假期,开启两段及以上多段旅程,节后5天返程订单占比超20%。北上冰雪游、南下避寒游、非遗年味游成为返乡多段游的三大热门之选。春节假期,国内游热门目的地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武汉。冰雪游热门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北京、沈阳等,客源主要来自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
反向出游探寻小城年味儿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25春节假期全国各地之间游客流动活跃,县域中心城镇和乡村成为新热点。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的自然、乡村、民俗等资源,在旅游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县城高星酒店预订同比去年春节翻番,预订占比首次超过连锁和低星酒店,新疆巩留县、重庆奉节县、安徽歙县等县城酒店订单量增幅最高;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旗下酒店数据显示,下沉市场相较于一线城市热度更高,假期总体平均出租率均突破90%,河北唐山、陕西旬阳、福建漳州、江苏泰州、江西上饶、山东淄博、山东平邑、山西临汾等地预订火热。
这个春节假期,福建省霞浦县人气火爆,多样的游玩体验点燃市民游客的热情。其中,由巅峰智业谋划的“东海1号”风景观光道,以独特的山海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实地感受海滨风光的宁静与壮美。
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双向奔赴
今年春节,来中国旅游、体验中国年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策推动下,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入境游客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0%。增幅较大的游客来源国家是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法国,增幅分别为79%、46%和39%。从境外游客到访的国内目的地来看,东南亚游客倾向于选择上海、成都、重庆、舟山、广州等南方城市;欧美游客则更青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中国游”热度走高,“打开方式”也悄然生变:通过网络“种草”,除了北京、上海、西安等传统热门目的地之外,张家界、重庆、哈尔滨等城市以及其他小众目的地受到更多关注;过境免签政策让外国游客得以“闪现”中国,吸引他们的理由可以是长城、故宫,也可以是一顿火锅、一次旅拍、一场City walk……中国文化和美好生活体验共同构成入境游的核心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跨境游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携程报告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三成。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美国、越南。短途出境游中,赴日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翻倍。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长线游目的地也颇受游客欢迎,分别增长53%、82%、56%、50%。
综上所述,国人春节旅游的惯性正在形成,正在从一种少数家庭选择的新鲜事物,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习惯,这也为文旅消费带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