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错银铜牛灯看尽汉代照明“黑科技”
近日,南京博物院9号展厅迎来了神秘的新主角——汉代错银铜牛灯。
错银铜牛灯于1980年5月出土于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一座东汉初年墓(甘泉二号汉墓),当时引发了专家极大的关注,这与它的工艺有关。
错金银工艺是春秋时期发展起来的,是用金、银或其它金属丝、片嵌入青铜器表面构成花纹图案,然后再用错石(即磨石)将嵌入的金属线错平磨光,整体看上去表面平滑亮丽。这种工艺战国时期相当流行,东汉时渐衰已经极为罕见。
错银铜牛灯更大的亮点在于其应用端的“技术含金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都是靠火堆的燃烧来照明。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灯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掘表明,豆灯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定型化的灯具,材质上经历了从陶到铜的演化。
到了汉代,灯具的使用更加普及。不仅在形状、种类、材质上变得多样化,而且注重实用性和技术性,造型上多以人形和兽形为主,前者最有名的当数长信宫灯,后者除了牛灯,雁鱼灯也较为常见,轰动一时的西汉海昏侯墓中就出土有雁鱼灯。
汉代错银铜牛灯自带着“黑科技”的光环,其工艺精湛,以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为地,饰龙、凤、虎、鹿等神禽异兽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
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当方便。
灯座是一头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它的身体里暗藏乾坤。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
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西汉时,人们多用动物脂肪作为照明燃料,且油脂和灯心同在一个灯盘,燃烧时黑烟弥漫,气味难闻。铜牛灯的两只牛角向上延伸成两根烟道,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过滤,就能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解决了环保大难题。
这是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智慧,长信宫灯宫女的袖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项发明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15世纪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就比我国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纪,法国人肯开和瑞士人阿干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铁皮灯罩。
值得一提的是,这盏灯通高46厘米,与今天的台灯比高了,比今天的落地灯又矮了,但这却是汉代灯具的“标准身高”。原来这与当时人的坐姿有关——汉代多席地而坐,姿势类似于跪坐,因而案几等都较为低矮,高度一般在三四十厘米之间。将青铜灯放在案几上,灯罩处于约60厘米高的位置,散发出来的灯光与人的视线基本适宜,符合人在读书写字时对照明的需要,堪称人性化考量。
该产品应用与设计亮点的展示,将对我国古代照明科技的现代化传承带来极具启发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