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浅谈戏剧舞台装置的艺术呈现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2-06-01 14:40
古奇文旅演艺

摘 要: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一部戏剧剧目的艺术呈现,舞台装置是舞美场景设计在舞台上的实际体现,也是对一部戏剧剧目的艺术呈现进行了三度创作,是戏剧剧目舞台美术艺术体现和呈现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技术性;艺术性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自有戏剧以来,其艺术活动即备受人们喜爱,它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成为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当戏剧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戏剧意识更渗透进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一、戏剧的溯源

从中国戏剧的发展构成上来看,戏剧是民间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等多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因素不断交融的结果。汉魏时期有杂技、歌舞及“百戏”“散乐”同台演出的传统,隋唐时期也有在庙里讲经、说书,进行多种技艺表演的习惯。到了北宋,“勾栏”“瓦舍”的出现,为加强各种艺术之间的竞争,促进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场所,中国戏剧也由此诞生。

中国戏剧的剧本是一部文学综合体——诗、词、歌、赋、骈、散文、小说等所有文学体裁的艺术成分都被囊括,通过吸收、融化,作为开展戏剧冲突和塑造人物的手段,表现剧情。中国戏剧的舞台演出融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其表演艺术则集中了唱、念、做、打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戏剧还有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虚拟性,虚拟是戏剧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生活的无限性和艺术反映生活的有限性,使得戏剧不得不采用抽象的方式来解决生活和艺术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系中,艺术表现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一种神似,也就是说,不强调一种外形的真实,而是要求捕捉描写对象的神韵与本质,这一点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戏剧的虚拟性手法主要表现在对舞台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处理上。运用一种假定性,使演员与观众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让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变成了不固定的、流动的时空,形成了一种艺术载体,用艺术的意识形态向人们传播真、善、美的人生哲理。

二、装置在戏剧舞台呈现中的关系

戏剧舞台美术的设计就是以布景为主体,运用实的布景为虚拟的戏剧服务。具体的讲,舞台设计的布景是戏剧的物质框架——通过实的舞台装置制造多层次的舞台空间,给观众完整的心理视觉感受,从而达到辅助虚拟的戏剧情节发展的目的。由于装置造型艺术所创造的新奇的环境,吸取装置造型艺术营养而发展的舞台装置艺术,其所创造的新奇表演环境,特别是在戏剧表演空间的运用,其效果足以激发观众的记忆和理解,观众凭借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感受。就装置造型艺术本身而言,它们仅仅是介于想象和现实中的媒介而已,跟随着后工业技术与舞台美术的融合,装置造型艺术可以作为舞台表演最顺手的媒介,并通过舞台美术设计之手,成为用来表达戏剧舞台艺术的得力工具。舞台装置造型艺术是舞台造型艺术表现和确定舞台空间结构的基础。它的体现方案是通过舞台总装图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展示的。在此基础上,舞台装置造型的质量好否,直接影响着舞台美术设计者的舞台体现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着整个舞台演出的严谨和完整。

舞台美术设计师在创作舞台艺术作品的时候先想到的是,根据剧本的剧情和舞台导演的要求,确定应该表现什么,然后再想怎么表现,用什么途径去达到目的,这时候才到技术层面——具体到材料的使用和表现手段。当完成了舞台美术设计之后,展示舞台美术的艺术效果是十分关键的。如何准确地完成它的设计意图要有具体的方案、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措施。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抱着对艺术负责的态度,认真地领会设计的意图,精心地制作具体的工作方案,采用正确的制作方法,认真地选用材质,以此来创造、丰富和展现作品所需的舞台艺术环境和具体的艺术造型。传统的制作方法,一般都是以物代物来创造舞台的真实,这种方法从材料选取和制作方式都较为简易和轻便,如运用木材、布料等制作成景片,树、城墙、房屋、石头、篱笆等,然后配以色彩绘制成舞台美术的“物体”,习惯称之为“硬景”。另一种制作方法就较为真实,根据剧情的发展和舞台时空以及舞台造型的需要,直接地运用某些特定的原材料来创造舞台美术和舞台环境的真实,如直接运用钢管、铁件、木头、麻布、塑料、泡沫、海绵乃至于具有时代色彩的桌椅等等,通过这些材料体现场景更具真实感和时代感。这样的制作方式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艺术感染力。舞台装置是舞美场景设计在舞台上的实际体现,它是剧团舞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戏剧舞台的艺术呈现

我们知道,一台舞台艺术作品进入剧场演出,舞台技术人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装台。装台是为剧目的演出创造一个表演的具体场所,为演员及其周围的空间建立一个主体的联系,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创造一个相应的戏剧情境。所以,演出之前营造舞台环境这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在剧目上演之前,舞台装置人员承担着舞台制景和装配工作,在开始工作之初,要认真地按照舞美设计图的要求,根据演出舞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置景组装,把设计的艺术意蕴转化为实际的舞台场景,以保证剧目演出的顺利进行。在演出的过程中,舞台上的每一位技术人员承担着具体的舞台技术管理和操作工作,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声、光、电等艺术手段的立体运用和配合,舞台技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舞台技术人员对舞台美术的实施和体现以及实际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量使舞台美术的呈现、剧目的艺术风格、实际舞美设计的要求三者之间和谐统一,从而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在一部戏创作的过程中,舞美设计和导演的真诚合作,装置的技术人员共建艺术天国是决定演出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关键,也就是相互形成的一体化的结果。通过演员虚拟性的表演动作,结合象征性的砌末运用,以创造运动性的舞台空间和伸缩性的舞台时间,达到统一的装饰性的舞台画面,传递给观众故事连贯的动态的视觉画面,完成戏曲舞台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

如婺剧《昆仑女》设置了剧中人物之间矛盾的复杂性,贯穿北宋狄青挂帅平叛西域招亲的故事。舞美天幕运用写实的油画手法,硬景使用一块铜镜的象征手法,运用了轨道可以自由开合,在剧情中运用“开”和“合”的手法,还用四块条幕飘落下来代表国家危难,阐述了剧情的悲欢离合并运用虚实相生、高度概括、简练取舍等具象与抽象的完美结合,更能体现舞美装置的技术水平和魅力,衬托双阳公主的舞台形象,完美呈现舞台的艺术水准,充分展示了婺剧舞台独特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戏剧舞台的艺术创作中,人们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意识、具象与抽象、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的逻辑思维,在表现形式上运用自然主义、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等等的艺术手法,在舞台美术上的创作呈现,实际上仍是艺术家对舞台大宇宙生命之道作深层领悟的产物,故虽然表面上看“言语道断,思维路绝”,呈现出审美的某种阻拒性和陌生感,但由于艺术家在创造这种意境时,仍然从根本上重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的规律,引导着人们对艺术审美的感悟。在中国传统艺术意境的深层审美结构中,审美主体是对种种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独特感知并以个性化的情感活动方式达成的,从人们的感性与理性,进而实现的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本体的契合。这种由于形象信息与情感信息的交互作用达成的契合,有可能产生无穷的理趣,即产生超象超类、凌虚观实的哲思型审美体悟,构成情理相生纷呈叠出的哲思审美境界。舞台装置技术在戏剧舞台的艺术呈现和戏剧舞台艺术的创作中为舞台艺术境界的升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