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红色+文旅”,红色研学与文旅融合的时代机遇、价值共振与创新发展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2-19 14:46
沉浸城市

编者按

Editorial Note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伟大精神与光辉事迹,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关键构成,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动彰显。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红色文旅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在推动地方经济、促进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将红色文化作为传承精神谱系、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为红色文旅产业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撑。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具体实践,红色文旅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当下,各地积极探索红色文旅融合新模式,整合红色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如广州传承红色文化、江西红色旅游升温等。通过深入探讨红色研学与文旅融合的国家战略赋能、多维价值共振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01

国家战略赋能:红色文旅发展的政策语境与时代机遇

1

顶层设计下的红色文化复兴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红色文化视为传承精神谱系、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2023年《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红色资源与旅游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为红色研学与文旅融合提供政策支持。

北京市东城区发布的《“红色序章”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整合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群,构建“一核一线”空间格局,推动红色资源串点成线、集中连片式利用,并运用数字技术再现历史场景。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行业标准,明确要求红色景区需完善针对青少年、退役军人等群体的优待措施,强化红色教育功能与产业融合导向。

(图片:红高粱抗战馆研学游丨来源:网络公开)

2

红色研学纳入国家文化工程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成为红色文旅发展的战略抓手,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构建“红色遗产廊道”,推动研学线路与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湖南道县整合陈树湘红色文化园等资源,打造省级研学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研学收入突破千万元。其开发的“我是陈树湘”数字动漫党课,以第一人称视角重构历史叙事,受众参与度提升40%,成为数字化传承的典范。敦煌《乐动敦煌》项目通过“文旅IP+沉浸体验”模式,将莫高窟壁画数字化重现,结合研学课程,获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基地认证,彰显国际化影响力。

3

市场需求驱动的产业前景

据《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3年红色旅游人群年轻化趋势显著,青少年研学需求占比达65%,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核心吸引力。临泽县将丹霞地质博物馆与红色文化结合,设计“地质+红色”复合研学课程,2024年一季度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5.39%,验证“体验经济”的转化潜力。青田祯旺乡通过“红色+露营”“红色+数字”模式,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吸引青年创业团队开发研学课程,带动村民就业与集体经济增收。

(图片:青田祯旺乡社会实践服务研学丨来源:网络公开)

02

多维价值共振:红色研学与文旅融合的协同效应

1

铸魂育人: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载体

沉浸式研学通过场景还原、任务互动,让参与者从旁观者转变为亲历者,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例如,万宁山根镇的“情报传递”模拟任务,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深刻感受革命历史。海口龙华区“英雄仁里”活动通过五幕实景角色扮演,如“战前准备”“营救大战”,让游客在模拟场景中感悟革命精神,青少年反馈“体验感极强,深刻理解历史”。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指出,AI技术可辅助红色文旅场景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优化教育内容输出形式,提升参与深度。

(图片:海口龙华区“英雄仁里”活动现场丨来源:新海南)

2

经济激活:红色研学的发展优势

红色研学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形成“文旅+”复合经济模式。北京东城区围绕“红色序章”主题,推动文旅融合,塑造红色旅游新模式与新场景,构建沉浸式文旅体验。通过打造红色主题光影秀与沉浸式剧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激活夜间消费潜力。未来,东城区将夯实红色精神传承基地,持续打造红色大课堂,深化教育内容输出与实践创新,推出高质量红色主题作品,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

3

文化再生:历史资源的创新表达

红色文化通过数字化、艺术化手段实现“活态传承”。例如,青田祯旺乡利用VR技术还原“青田空袭保卫战”,游客通过数字化设备实现“时空穿越”体验,复购率提升25%。后沟古村开发苔藓工艺、竹艺制作等非遗研学课程,将红色精神与工匠文化结合,年吸引研学团队超200批次。这种创新表达方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还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后沟古村竹艺制作研学课程丨来源:网络公开)

4

业态升级:文旅产业的创新突破

红色研学推动文旅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型,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例如,山东诸城市联动王尽美纪念馆、恐龙化石群与生态农场,推出“红色+绿色+艺术”产品组合,家庭客群占比达60%。华为云通过“超节点+集群”架构升级,为红色景区提供AI算力支持,助力开发智能导览、AR互动等项目,提升服务效率。这种创新突破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还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03

未来融合路径:红色研学与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

顶层规划:构建全域协同发展体系

制定《红色研学服务标准》,明确资源开发、课程设计等规范,参考《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要求,强化安全保障与服务质量。临沂市出台《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等地方标准,建成大型体验式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推出五大类课程,培训18名导师,让沂蒙精神得到了更好传承。各地可根据自身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红色研学政策,如东部地区依托资源基础和市场优势,继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整合地域特色,打造红色精品线路。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工程,建立跨省域红色研学联盟,共享课程资源与客源数据。例如,东城区与湖南道县合作开发“南北红色走廊”线路,整合长征沿线的红色资源,打造跨区域的研学线路。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联合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共同开发红色文创产品等方式,提升区域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图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丨来源:网络公开)

2

科技赋能:深化数字文旅应用

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红色文化数字资产库,发行NFT数字纪念品(如虚拟革命勋章),拓展虚拟消费场景。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革命文物、历史文献等转化为数字资产,发行具有收藏价值的NFT数字纪念品,吸引年轻游客参与。开发红色文化主题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

集成AR导览(如莫高窟壁画动态解说)、AI讲解员(基于大模型的个性化叙事)、大数据客流分析,提升服务效率。利用AR技术开发红色景点的动态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手机扫描即可获取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AI讲解员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讲解服务。建设红色资源数字平台,整合红色历史展示、文献资料查询、研究成果发布等功能板块,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共享、传播与保护。

3

产业协同:延展红色经济价值链

借鉴“旺姑娘”IP运营经验,设计红色主题盲盒、联名商品,联合顺丰科技开发物流主题研学课程,提升产业链附加值。例如,开发以长征为主题的盲盒,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潮流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加大地方性红色故事、红色戏剧、红色歌曲等的编创,推进文创产品开发,如冰箱贴、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文创冰激凌等。

开发红色主题光影秀、沉浸式剧场,激活夜间消费潜力。通过光影技术打造红色主题灯光秀,展现红色历史故事,吸引游客在夜间参与。推动红色文化与夜间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红色主题的夜间集市、红色文化主题酒吧等,丰富夜间消费场景。

4

人才培育:构建专业化支撑体系

与高校共建“红色文旅研究院”,培养景观设计师、研学策划师等复合型人才,参考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与华为云的AI技术合作模式。例如,高校可以与红色旅游景区合作,开展红色文旅项目的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加强红色文化研究与教学,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为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政策激励吸引青年参与乡村红色文旅创业,如临泽县“旺小伙”团队开发数字化研学工具,带动本地就业率提升15%。地方政府可以出台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开发红色文旅项目。加强对返乡创业青年的培训与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红色文旅创业。

(图片:学生探营烈士纪念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编者后记

Editor's Afterword

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顶层设计、科技赋能、产业协同和人才培育等多方面的努力,红色文旅产业正逐步实现从“观光型”向“体验型”的转型。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井冈山市通过数字体验馆和情景体验剧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而北京东城区则通过“红色序章”主题项目推动文旅融合。未来,红色文旅产业需继续深化政策支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红色研学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中国沉浸城市创意营造学术智库
+关注
已关注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