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沉浸式展馆|中国科技馆产业创意焕新,沉浸营造“未来之城”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5-02-21 15:11
沉浸城市

编者按

Editorial Note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科技馆作为科学普及与科技成果展示的核心平台,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驱动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国家高度重视科技馆在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潜能中的核心作用,一系列旨在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内容丰富的科技馆体系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为科技馆产业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在政策指引和自身不断创新下,中国科技馆产业在展览内容创新、服务质量优化、技术应用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游客带来丰富的科技文化体验。

01

中国科技馆发展现状

科学技术馆(简称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的新型社会教育阵地和科技普及阵地,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技馆事业起步发展,随后十几年中科技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步入21世纪,科技馆的发展重心悄然转变,从单一追求场馆数量的扩张,迈向了更加注重质量提升与能力建设的崭新阶段。历经四十余载的发展,我国科技馆事业已实现了从初步探索到稳步发展,再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城乡、注重普惠、实用高效的科普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12月17日,中国科协印发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全国科技馆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截至2023年,我国科技馆总数已接近725个,展厅总面积达到290万平方米。

图片

(图片:我国科技馆建设现状丨来源:智研咨询)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东部科技馆数量最多,但随着国家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西部的科技馆数量逐渐提升,县级科技馆快速发展。目前科技馆数量较多的省份为湖北、山东、广东、内蒙古、河南、福建、安徽。

图片

(图片:我国科技馆分布情况丨来源:智研咨询)

02

最新案例:科技馆的创新实践

1

广东科学中心——科技与艺术的巧妙融合

广东科学中心坐落于广州大学城,以“自然、人类、科学、文明”为主题,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2024年“数理万象”展馆开放,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拥有123件互动展项,涵盖数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力学、流体力学和量子科学等多个领域,将科学现象与科学家的探索历程相结合,引导观众“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展览将科学与艺术巧妙融合,展陈设计活泼多变,设计团队也与华南师范大学科学师生进行了深度研讨,确保展项与中小学科学教育、数学、物理课标紧密结合,让这里成为科学教育的“第二课程”。

图片

(图片:“数理万象”展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春节前夕,广东科学中心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共同推出大型展览“宇宙考古—探索时空的科学艺术之旅”,实现了“科技+艺术”的深度融合。本展览游由6个部分组成,讲述从“光”之起点到我们观众之眼的故事。20件展品分别出自瑞士、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和中国7个国家的13位(组)艺术家,带领观众感受一段宏大的宇宙变迁史,从生命初诞时眼眸对一缕微光的捕捉,到现代高精尖望远镜对宇宙的探索记录,通过虚拟现实、互动装置和视觉艺术等方式,一场横跨五亿年的“追光之旅”就此展开。

图片

(图片:“宇宙考古”展览丨来源:网络公开)

2

深圳科技馆——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地标建筑

2024年12月23日,全球首家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深圳科技馆(新馆)项目竣工,目前已对外开放。该科技馆面积12.8万平方米,由科技展示区、科普影院区、创新实践区、科技交流区、公众服务区、业务管理区、科普公园区等七大功能区组成,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创新精神,成为华南地区各个年龄段人群发现和探索科技奥秘的重要目的地。

图片

(图片:深圳科技馆外观丨来源:中建二局)

建筑以自然形态为灵感来源,形态模拟鹅卵石之柔美,设计巧妙地引领访客穿梭于一系列以中庭为核心的空间内,并将城市与公园的景观与馆内活动完美融合。馆幕墙由8万多块不锈钢面板组成,分灰蓝两色,呈水滴纹理,能模拟出极光、星云等宇宙现象,充分契合了科技馆的主题。该建筑外立面有极高的隔热性,同时还采用了高效节能玻璃、暖通空调、照明和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以优化节能效果。除此之外,雨水回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被动式节能设计原则的有效性。

图片

(图片:建筑外表皮结构丨来源:中建二局)

3

福州科技馆——数字技术的高度运用

福州科技馆新馆于2024年11月18日开始运行,馆内的镇馆之宝是双屏球幕影院,外屏直径达17米,利用先进LED屏幕技术,而内屏为“环抱式”剧场,搭配4K超高清放映系统与环绕式音响矩阵,座椅会随着情节震动摇摆,给观众全方位的观影体验。

图片

(图片:双屏球幕影院丨来源:网络公开)

科技馆内有七大展厅,每个展厅都有对数字艺术的呈现。“智慧机械”展厅内,游客手持平板对准展台,便可看见展品的虚拟线路、动力传输轨迹,AR增强现实技术使机械运转原理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化为直观的动态图示。VR体验区内,观众戴上头显便可踏入数字艺术家虚构却逼真的异世界,在“古生物探秘”场景中,数字还原出史前丛林,光影斑驳,脚下土地触感真实,伸手可触远古生物粗糙皮肤,打造视、听、触多感融合体验,让科普不再只是晦涩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未知的探险之旅。

图片

(图片:“智慧机械”展厅丨来源:网络公开)

4

“长安云”——在地文化的生动呈现

“长安云”坐落于坐落于浐灞国际港奥体中心片区,总建筑面积16.12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科普科创场馆之一,于2025年1月8日正式开放。“长安云”围绕科技探索、美学熏陶、自然观察、城市探究、国际交流与互鉴五大功能定位,以科技馆、规划馆为核心布局,集自然馆、气象馆、陶瓷(艺)馆、综合配套服务区、城市艺术中心等“五馆一区一中心”为一体。其中“长安云”南馆为西安科技馆,设置科学探究、硬核力量、逐梦空天、生命健康、科学童梦园等7个常设展厅,约500件沉浸式互动展品展项,让不同年龄的参观者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中庭巨大的莫比乌斯环象征着人类对科学永无止境的探索,上方悬挂的机械仿生飞鱼来自德国,目前只有迪拜的未来馆引进两只,西安科技馆成功引进了三只,当人们看到机械鱼悬浮游动在空中时,仿佛置身在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未来世界。

图片

(图片:“长安云”南馆丨来源:网络公开)

作为一个完全开放、无边界的科学主题场馆,“长安云”利用贯通南北场馆的连廊空间,构筑了一条秦岭生态走廊,将城市景观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秦岭生态走廊以微观视角浓缩了秦岭陕西段约500公里的精华,再现了太白山、终南山、华山等秦岭西部、中部、东部三段的核心风貌与自然生态,将秦岭山脉的壮丽与生态走廊的精巧相连接,象征着在有限空间内无限延伸出秦岭广袤的自然魅力与生态多样性之奇观。

图片

(图片:秦岭生态走廊丨来源:网络公开)

03

科技馆建设进入“普惠”阶段

未来科技馆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创新文化的孵化器。政策推动下的普惠布局、数字化赋能的沉浸体验、跨界融合的破圈实践,共同勾勒出行业普惠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趋势。

普惠化趋势。2024年12月,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的通知,计划向17省配发常规巡展资源34套,结合区域换展、数字化监管,确保县域地区至少完成1-2次巡展覆盖,服务偏远地区公众超千万人次,助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普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快速提升。

数字化趋势。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科技馆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让观众沉浸在高度互动、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中,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参与度和兴趣,让科学探索成为一种享受。未来,科技馆将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过去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推动科学普及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智慧社会贡献力量。

融合化趋势。中国科技馆《2025·出发》跨年演讲上,院士、艺术家与青年学子同台,探讨AI、高铁、古籍数字化等议题,科学与文化、艺术、教育深度交织,证明科技馆正逐步成为一个跨领域知识交流与创新的平台,更加注重科学与艺术、人文的结合,通过沉浸式展览、跨学科工作坊、跨界对话等形式,激发公众对科学、艺术、人文等多维度知识的兴趣与思考。同时,科技馆也将积极融入智慧城市、数字创意产业等发展大局,与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文化创意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学普及、创新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编者后记

Editor's Afterword

正如中国科协规划所言,科技馆正从“三基地一平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资源汇集平台)出发,迈向全民科学素质跃升的新纪元。未来科技馆将致力于构建科普生态链,通过整合科研、教育、文化等多方资源,形成科普内容的创新研发、传播普及、应用实践的闭环体系;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科普内容的精准推送与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科普需求;加强与国际科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国际先进的科普理念与经验。相信在国家政策与产业自身的不断创新下,科技馆不仅是孩子的乐园,更将成为每个普通人触碰创新脉搏的“未来之城”。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中国沉浸城市创意营造学术智库
+关注
已关注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