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可爱经济+文旅”,焕活情绪消费动能,重塑沉浸文旅消费体验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4-12-25 17:50
沉浸城市

今年以来,你是否关注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爱新现象:被端上餐桌的毛绒玩具、穿上了毛衣的城市建筑、频频制造可爱爆点的主题公园……在“万物皆可拟人”的语境下,全国各地开始掀起一股“可爱经济”的消费热潮。《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2024年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着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将是新的消费热点。人们开始追求更加悦己的消费体验,为可爱事物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和愉悦情感买单。

从毛绒玩具到城市建筑,人们往往通过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态个性和感性情绪,从而探索城市表达的新鲜观察角度和沟通方式。当下,“可爱经济”开始与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将可爱元素融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城市形象产生深度联结。同时,与文创、主题公园等产业融合,不断进行健康的商业化尝试,持续探索有情节、有沉浸感、有记忆点的消费体验。

INTRODUCTION

一 · 文旅新灵感:

从“可爱经济”看消费转型

“可爱经济”通常是指通过卡通、可爱等元素衍生的经济类型,生产者通过制作软萌萌、毛绒绒等卡通形象吸引消费者购买。例如前几年爆火的冰墩墩、玲娜贝儿、奶龙等,都是的典型代表。“可爱经济”往往是以IP为主体,通过创造具有可爱外型和鲜活形象的IP来吸引粉丝群体的关注,其次紧抓粉丝的消费动力,将IP与文创、影视、餐饮等领域结合,持续挖掘IP的内容价值和产业增量,推动向多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玲娜贝儿丨来源:视觉中国)

“可爱经济”背后,实则蕴含了年轻一代消费转型的缩影。除了产品的性价比,当下的年轻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讲故事的能力和所提供的情绪价值。“可爱经济”将消费者情感与产品联系起来,赋予产品情绪治愈剂的功能,不失为当下个性化、多元化消费转型下的一次有利尝试。

二 · 毛绒文创:

沉浸式消费场景,助推仪式感再造

今年以来,一股“万物皆可毛绒玩具”的风吹向了文创领域,毛绒文创火爆出圈。源自英国的知名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是今年年轻人情绪消费经济的典型代表,展现出强大的互动属性与创新活力,其所激发的毛绒玩具的消费热潮迅速地被文旅机构捕捉,纷纷挖掘在地元素进行富有创意的转化,成为传播在地文化的全新形式。前有甘肃博物馆紧抓天水麻辣烫的泼天流量,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麻辣烫玩偶,将当地特色美食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后有中华老字号品牌稻香村推出毛绒糕点盲盒,给予枣花酥、状元饼、桂花糕等特色糕点憨厚可掬的毛绒形态,讲好中式糕点的新故事。

(图片:稻香村毛绒糕点丨来源:网络公开)

此外,“沉浸式过家家”消费场景的出现,也让毛绒文创从单纯的情感治愈功能延伸至更加多元化的情景体验,推动游客从观赏者化身为参与者。从社交平台上的视频来看,毛绒文创的购物区往往会配备“厨师”,通过模拟制作体验并以表演形式呈现毛绒文创的趣味打包服务,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能够亲历从“挑选原料”到见证“制作过程”的部分环节,创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和有仪式感的消费体验。

(图片:甘肃麻辣烫毛绒文创丨来源:网络公开)

心理学上将对毛绒玩具的依赖称为“软物依赖”情结。在人们的童年时期,毛绒玩具被视为用以缓解焦虑和孤独的“过渡物件”。然而,当人们对静态的玩具投入爱和呵护时,它便从一个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符号,转变成为了具有生命力的拟人化个体。如今“过家家式”的毛绒文创打包服务,实则是对当下年轻人情感需求的精准捕捉,也是文创营销的创新手段。其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和社交仪式让毛绒文创有了溢价空间,促使更多人参与到二次传播过程中,为情绪价值付费。

三 · 给建筑穿毛衣:

万物皆可拟人,暖呼呼为城市过冬

入冬以来天气渐冷,社交平台上开始兴起一阵“给建筑穿毛衣”的热潮。网友们运用AI软件给城市建筑添加色彩缤纷的毛衣特效,用可爱灵动的装饰元素为城市装点新意。各地文旅部门也抓住这股“毛衣热”,纷纷给当地的历史建筑和旅游景点穿上毛衣,为游客和在地居民提供了看待城市的另一种新鲜视角。在AI的演绎下,北京的天坛、上海的东方明珠乃至绍兴的乌篷船都穿上了毛茸茸的保暖套装,随着季节一起入冬。

(图片:给建筑穿毛衣丨来源:网络公开)

这股AI“毛衣热”还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不少城市开始为街边的大树上套上多巴胺配色的毛衣,打造城市冬日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吸引游客前来拍照打卡。童趣灵动的造型,鲜艳靓丽的色彩,搭配毛茸茸的柔软针织触感,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冬季氛围感,让行人在匆匆赶路的同时,也为路边的一抹色彩而驻足。

(图片:给“只有河南”穿毛衣丨来源:网络公开)

穿上毛衣的大树,实则被投射了人的情感,将树视为具有温度和情感的个人,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毛衣的厚度满足了为树木保暖的需求,让树也能和人一样抵御风寒,温暖过冬。另一方面,毛衣的触感迎合了游客对于“抱抱”的柔软需求,为游客提供了新鲜有趣的社交分享体验,以及温馨治愈的情绪价值。同时,在毛衣的加持下,树从城市生活的平常景观变成了网红景点,进一步丰富了citywalk的城市打卡路径,让更多人从观察一棵树开始,去探索一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沉浸式地与城市产生深度联结。

(图片:穿上毛衣的树丨来源:网络公开)

四 · 主题公园:

可爱IP激发情绪体验,合理创造共情力传播

主题公园凭借其精致可爱的景观设计和温馨治愈的活动体验,常年霸榜游客出游热门选项,通过营造无忧无虑的乌托邦体验,让人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之外找到一片童真的栖息地。截至今年10月,我国共有385座主题公园,其中87座为特大型和大型主题公园,在创新经营模式和升级游客体验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并获得显著成效。同时,游客对主题公园的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上涨。2023年,有统计数据的86家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1.3亿人次,实现营收303.89亿元,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1.8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86%。

随着冬季旅游旺季的到来,各地主题公园纷纷将冬季作为契机,打造以可爱IP为主题的景观与活动:北京环球度假区推出冬季假日限定演出、节日特色美食和冬日主题伴手礼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启“迪士尼冬日奇幻冰雪节”,在米奇大街增添飘雪景观,推出新的城堡投影秀等……这种利用可爱元素装点园区的现象,进一步唤醒主题公园的创新动力和传播潜力,不断刷新游客的视觉体验,化“流量”为“留量”。

(图片:迪士尼乐园丨来源:网络公开)

当前,主题公园更加注重“重IP轻乐园”的设计方式,通过打造明星IP和营造可爱氛围的形式触发游客的情绪体验,对全年龄段游客均具有吸引力。例如迪士尼的顶流IP玲娜贝儿,其可爱活泼的外表与个性十足的人设,吸引年轻人自愿为情绪价值买单,制作更多可爱经济的新爆点。正如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商业化中心主任江慧提及:“媒介和圈层的分化,带来的是情绪的分化,主题公园品牌要关注那些散落在不同媒介、藏在吐槽背后的具体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消费者想要的是被认同、被关爱。这就要求品牌要多观察、发掘可以为主题公园品牌所用的注意力入口,并把它转化为品牌的内容触点。”

如今,“可爱经济”正在以更具亲和力、生动感和趣味性的方式走入大众生活。回看今年“可爱经济”的多元呈现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万物皆可毛绒玩具”背后是沉浸消费下的仪式感再造;“为建筑穿毛衣”体现了对城市景观的“人格化”处理,鼓励居民在citywalk语境中与城市产生深度联结;而主题公园可爱爆点频出,则是可爱IP撬动商业化的典型案例,,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毛绒风的表现形式,是文旅高质量发展下“可爱经济”的生动呈现。这种“可爱经济”表明,大众的消费取向开始从原有的实用取向,开始向精神陪伴、社交分享、知识获取等多维性需求转型,这也为文旅行业的多元发探索打开了新思路。未来,文旅行业应持续洞察游客的消费动机和心理活动,形成以情绪价值为目标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为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中国沉浸城市创意营造学术智库
+关注
已关注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