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活动

“草根文化”与“城市文旅”:“郭有才式”网红如何正确塑造城市新风尚

0
0
收藏
分享
转发到光网
微博
QQ空间
微信
微信扫一扫
2024-05-28 10:53
沉浸城市

近年来,一个人带火一座城的故事在国内时有发生。2020年,藏族青年丁真凭借一段只有7秒的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视频中丁真干净纯真的笑容受到很多网友的疯狂追捧,并且接连被各大官媒点赞,成为现象级的网红。丁真的走红,也让他的家乡四川甘孜理塘县这座海拔4000米的县城走到聚光灯下。过去的理塘贫穷落后,虽然有着如仙境般的风景,但由于交通不便不被人熟知。而丁真出圈后,理塘不仅一跃成为了网红城市,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回顾今年3月,万岁山武侠城景区说媒的王婆凭借一己之力带火了河南开封。王婆出圈之后,开封的旅游热度持续上涨,成为五一期间河南的热门旅游城市。

但稍加分辨,会发现类似甘孜理塘、哈尔滨、淄博等城市的出圈,是有实体的景色、冰雪文化甚至美食承载的,但此后的王婆、郭有才已经脱离了实体,干涸成了纯粹的流量,几乎可以视作线下的网络狂欢。

INTRODUCTION

一 · 郭有才爆火

“一个人带火一座城”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断言:“在未来社会,15分钟内,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而在网络时代,这个时间将被压缩到更短。然而如今出圈的城市越来越多,出圈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热度能够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实际上,对城市而言,需要的不是15分钟可以获得的出圈机会,而是长远和良性的发展。

2017年,郭有才的账号还叫“郭有才(发扬菏泽步)”,嘴里说着“菏泽大路一排排,唯有男神郭有才”的台词,配合着外八字的步伐。整个视频呈现出的内容跟网络上大量的土味视频没有区别。2022年,郭有才开始换号直播并拍摄搞笑段子,因翻唱《真的爱你》在与另一网红连麦PK中获得关注,不过后来因带货争议导致账号无法继续经营。到了2023年,郭有才注册了新的抖音账号,重新尝试直播唱歌,主攻怀旧。在走红之前的直播里,他梳着大背头,穿着标志性的西装和长裤,手上带着黑色手套,唱的也是那曲《诺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歌声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人们被他沧桑的嗓音所吸引,被他自述的励志故事所感动。就这样,郭有才的名字开始在网络上传开。流量的突然降临,改变了郭有才的生活。

查询飞瓜数据发现,5月1日,郭有才的粉丝数达到10万,之后他的粉丝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5月7日,他的抖音粉丝数突破30万,5月11日涨至100万人,5月16日达到500万人,5月19日突破1000万人。截至发稿,他的抖音粉丝数达到了1246.4万。也就是说22天内他的粉丝数增长了1236.4万人。郭有才的出圈也带火了他的直播地点——菏泽南站。菏泽南站早在2001年就已停运,目前只有货运列车从此经过。在郭有才爆火之前,车站的广场在晚上漆黑一片,没有路灯,很少有人会在晚上去那里。然而郭有才的一首《诺言》唱火了废弃已久的菏泽南站,让这里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热度也逐渐蔓延到了整座城市。据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5月10日至5月12日,菏泽的抖音生活服务订单比去年增长215%。据《杭州日报》报道,在5月17日之前,菏泽南站广场每天都会涌入超过40万人次来听郭有才唱歌。5月17日,郭有才被聘为菏泽市文化旅游推荐官。然而在疯狂了240小时后,菏泽南站再次变得安静,仅有少量人会拍照或录个视频打卡。一场事关流量与审美的争议却开始蔓延。

(图片:聚集在菏泽南站表演的网红丨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二 · 菏泽文旅:

流量与网红乱象的的AB面

和几个月前爆火的开封王婆引发了一场河南开封旅游热一样,和郭有才一起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山东菏泽这座城。很多人正是因为郭有才才对菏泽这座山东小城充满好奇。尤其是在他的成名地菏泽南站,在17日之前,菏泽南站广场每天都会涌入超过40万人次的游客来听郭有才唱歌。可能是有淄博、哈尔滨、天水走红的先前范本,菏泽文旅敏锐洞察到这是一次出圈的契机。火速聘请郭有才为菏泽市文化旅游推荐官之后,还发动整个城市的力量去为郭有才的直播做后勤保障。

(图片:郭有才丨来源:菏泽文化旅游抖音)

在所有城市都渴望流量的时代,顶流人物对城市“出圈”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之前曹县和理塘能走红网络,都与平台上流量人物的助推密不可分。曹县的走红起因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博主用山东方言口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666我们勒宝贝”的口号,引发众多网友模仿或调侃,在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了5亿。再比如,一个丁真就将理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变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顶流人物的行为、言论,甚至是生活方式,都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带动巨大流量。郭有才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大衣哥、拉面哥,再到曹县,说实话,山东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上并不缺少热度。

郭有才的出圈,不仅让他自己成为了焦点,也让他的故乡菏泽再次受到关注。他的歌曲《诺言》让菏泽南站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媒体的关注。这对于菏泽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

在郭有才热度持续上升的同时,菏泽文旅在网友的喊话下,也是连夜抢修菏泽南站基础设施,包括抢修道路,设立直播区等。不过,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菏泽距离淄博那样的“网红城市”可能还有很大的距离。

例如,时下菏泽文旅主打的产品还是牡丹节,在菏泽南站直播现场的宣传物料上,“牡丹风”浓厚。相较于淄博烧烤那种能让游客普遍接受的大众消费品,目前菏泽并没有能够显著将流量引导到消费上的大众文旅产品,这也就导致流量难以有效转化为旅游消费。再者,菏泽南站属于废弃火车站,除了临时摆的摊点,周边餐饮、住宿等商业配套相较市区明显存在不足,更好的消费体验需要到城区更热闹的地方,这样就增加了游客就地消费的时间成本。

实际上,菏泽的文旅接待和消费转化能力可能比预期的更弱。例如,菏泽文旅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菏泽市13家重点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62.1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86.57万元,平均每人次消费仅57.71元。当然,即便景区的营收很难全面反映整体的游客消费水平,但跟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能反映出文旅消费转化能力不足问题。

其实,“网红城市”文旅对经济拉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将“流量”转化成“留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有热闹、没消费的局面。包括“尔滨”火了以后,文旅也没有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大盘,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流量没有有效转化为消费。今年一季度,哈尔滨GDP1173.1亿元,同比增长3.7%,在东北四个主要城市中垫底。实际上,短视频平台提供的往往只是一时的热度,“尔滨”也好,“王婆”也罢,都有其短暂性。当热潮席卷而过,城市不一定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相关城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战略传播规划,更需要在主流媒体上保持较高的热度,持久地将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因此,无论是从早期的丁真之于甘孜、王婆之于开封,再到这次的郭有才之于菏泽,会发现去商业化、低成本“市井化”“自然化”的生活方式,正在重塑着三四线小城的“生命力”。闻多了大城市的“铜臭味”,透过互联网消弭的边界与网红的支点,身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们已然完成了一次精神的逃离。他们透过这些互联网的奇观去感受一座不曾去过的城市,或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本身就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一次缓解与自我疗愈。(新闻周刊)

三 · “草根文化”与“菏泽文旅”:

如何规避“畸形流量”

就当下的大环境而言,流量人物的出现是城市和短视频平台都需要的。然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呢?一方面平台需要流量和提高变现能力。另一方面,城市需要在互联网上提高曝光度,从而获得旅游的吸引力。于是,出身草根、够努力、身世悲惨……郭有才身上的标签完美契合平台对于“网红”的人物设定。

拿平台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金钱。一个拥有大量流量的平台,无疑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而“网红”,正是吸引流量的重要工具。他们的每一次亮相,每一次动态,都能吸引大量的用户关注,从而带来大量的流量。而这些流量,可以转化为广告收入,也可以用来推广平台的其他产品和服务。

其中,提升用户活跃度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时候,“王婆”和郭有才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他们的出现,在平台通过优化算法的推动下,可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和互动频率。这不仅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关注,提升了平台的活跃度,也为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流量。

再看变现。流量人物的出现,不仅可以带来流量,也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比如,“网红”可以通过直播销售、带货等方式,为平台带来直接的收入。同时,“网红”的走红,也可以提升平台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凭借巨大的光环效应,网红IP挖掘了一批宝藏资源,推动了创新创业,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理念和个体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追求,其正面效果值得肯定。然而,网红现象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碎片化、浅表化、娱乐化特点,容易滋长歪风邪气,产生不良引导和示范,进而反噬良性的社会秩序和风气。

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爆炸式增长,海量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中,既有展现民族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帮助纾解压力、提供情绪价值的优秀IP和创作者,也不乏无所事事、妄想“一夜暴富”之流。他们不择手段追逐流量,不惜代价制造噱头,低级庸俗,丑恶不分,靠“蹭流量、博眼球”上位,靠“出格、出丑”刷存在感。这种行为严重带偏了社会风气,使娱乐变得病态,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甚至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网络作为公共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当前网络造星模式下,网红人物、网红城市持续更迭,走上“顶流”不易,持续规范和引导更难。

(图片:郭有才抖音主页丨来源:抖音截图)

尽管郭有才的爆红之路,被赋予助推地方文旅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依然避免不了流量背后“污泥浊水”的流出。此次菏泽南站禁播,应当成为反思网红模式、直播乱象,加强规范管理的一个契机。对此,应秉持宜疏不宜堵原则,推动各方协同发力、主动出击,共同打好网络直播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因此应该:

(一)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法律法规和机制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理念,持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强化科技伦理研究、规范和指导,细化网络行为监管操作细则,严格主体资质审查、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提高网红门槛,规范网络空间行为、语言,筑牢网络行为底线。

(二)平台完善机制,

加大自身监管、自查力度

平台运作方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对平台内容分类、定标监管,严格传播内容审核,尤其是加强识别和审核低俗恶俗内容,严格实施实名制登记,封停拉黑违规账号,严禁失德、劣迹网红重新注册账号,开通专门举报受理渠道,及时发现并强化违规问题处置,避免直播平台沦为滋养违规网红的“温床”。

(三)利用技术手段做好监管,

强化税务调节作用

可以从提高网络监管和治理能力入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筛选、过滤和管控,严厉处置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和信息。同时,针对网络打赏行为严格税务稽查,重拳打击刷单等数字造假行为,可考虑调整网络打赏收入涉及税率等,从源头调节网红高收入现象,斩断流量与财富、走红与暴富间传导链条,共同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网红经济大行其道,文旅产业往往也容易陷入追求短期效益和表面光鲜的误区。然而,真正的文旅发展应该注重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和展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流量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单纯的流量并不能代表文旅发展的全部。真正的文旅发展应该是基于地域文化、历史传承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深入挖掘和展示,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游客的深度参与和体验。

沉浸城市智库发起人卜希霆认为,前有淄博烧烤,后有菏泽郭有才,都已成为人们口中的热门话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关注。然而,在这股热潮中,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审视文旅发展的真正内涵和价值,不能舍本逐末。流量既是生产力,亦是“双刃剑”,“网红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对地方文旅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迅速提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带动经济发展,并促进文化传承;然而,网红直播的过度泛滥也带来了内容同质化、隐私侵犯、秩序扰乱和法律风险等问题。要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网红本人共同努力,加强监管与引导,提升内容质量,培养专业人才,实现文旅资源与流量经济的均衡发展,让网红直播真正成为推动地方文旅发展的正能量。

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由光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
收藏
举报
喜欢就给个赏吧
0人已打赏
images
转发
100
洲明体育正式成为英超曼城足球俱乐部官方LED显示战略合作伙伴
举报
意见反馈
城市光网微信平台
城市光网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