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游再升级:来得方便 游得舒心
近日,入境游政策再度传来利好消息。12月17日起,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新增21个口岸至60个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72、144,240,不断增长的数字承载着世界各地游客对中国之旅持续高涨的热情。
据报道,在144小时“遇见中国”的基础上,80%以上的外国游客临近期限届满才离开,很多人希望有更充足时间、到更多地方旅行。海外社交平台上,关于来华旅行的图文和视频也备受欢迎。以“China Travel”(中国旅行)为标签的单支视频在YouTube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突破8000万次,TikTok视频总播放量近10亿。“周五下班去中国”也成为境外社交媒体的新热词。
为了让更多游客进得来,于行走中实地感受中华之美,我国“免签朋友圈”的阵容持续扩大。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对54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互免签证协定。多样化的免签方式互相协调、梯次互补,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高人气的背后是一系列的贴心服务和优质产品,着力提升入境游客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让更多入境游客不仅进得来,还能游得好。
“中国真的能读懂我的心声,很多旅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都不存在,有些方面我觉得甚至比在自己国家旅游还要便捷。”时隔一年,英国游客尼科什再次来到中国旅游。他发现,中国入境游便利化服务融入旅行方方面面,“中国旅游业一年来的发展速度之快,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今年以来,《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文旅场所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交通出行和支付便利化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境外人员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入境旅游利好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多措并举、逐个打通入境游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让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更加“丝滑”便利。
针对部分热门景区、博物馆“一票难求”的现象,有关部门鼓励和引导景区延长开放时间、扩大承载容量、优化预约安排。许多景点保留人工窗口购票服务,扩大认可使用的身份证件范围,一些常年预约空余量较大的景区,也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取消预约制度,尽可能减少游客的个人信息采集。
针对外国游客“出行难”问题,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实现入境游客持有效证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便捷购买道路客运票。积极推动在地铁、车站等场所实现双语咨询服务和广播报站,改善外国游客网约车出行体验。
针对部分景区外文导览设施不规范和外语导游缺乏问题,有关部门鼓励和引导景区完善改进外语标识牌、导览牌,加强外语导游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外国游客等在办理入住等环节遇到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求地方相关部门、网络运营平台不应以资质要求等为门槛,限制住宿业经营者接待境外人员住宿。同时,简化信息采集项目,拓展登记报送方式。
针对外国游客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有关部门联合优化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方式已基本覆盖全国主要景区,并推动建设了60多个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
来得方便,游得舒心。入境旅游曾经的堵点已转换为引客亮点,各地也纷纷推出涵盖不同业态的文旅体验线路,以更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向海外游客发出邀约。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全球49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3家驻外旅游办事处,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和旅游资源推介活动,打造北方冰雪、黄河、长江、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向海外民众推广“你好!中国”入境旅游品牌。据统计,相关活动已向全球推介了5444个旅游产品,覆盖5.26亿人次海外受众。
不断升级的“China Travel”不仅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成果,也以广阔的胸襟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缅甸旅行商杨秀慧通过实地踩线与中国旅行商达成多项合作,她说:“近年来中国旅游产品高速创新提质,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客户。我将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让更多人感受中国之美,在诗与远方的实地体验中与中国交情交心。”